运输应激的表现
仔猪运到猪场后,精神委靡、食欲下降。到场第二天少数仔猪出现腹泻,以后腹泻的逐步增多,5天~10天后达到高峰,持续10天~30天。体重越小的猪发病越快、越严重,腹泻时间稍长的猪脱水、消瘦,皮毛粗乱,耳尖、四肢末端发绀,有的仔猪体温升高,达40℃~40.5℃。病猪往往并发感染,常见的并发感染有猪瘟、温和猪瘟、链球菌病、伪狂犬病和圆环病毒感染。
应激原因
仔猪过小。仔猪体重越轻,抗病力越差,发病越严重,死亡率越高,特别是8公斤~10公斤以下的仔猪,其往往刚断奶,断奶应激会造成仔猪抵抗力明显下降而发病;贩运过程中的各种刺激,如捕捉、装车、运输、卸车、分群等操作,使猪长时间处于应激状态也是引起发病的重要原因;饲喂方法不当,仔猪到场后,消化力下降,如果饲喂过早或饲喂高豆粕日粮会引起腹泻;保健措施不到位,选购的仔猪没有进行过免疫,易被病原微生物感染,到场后若不及时提高其抵抗力便易发生各种疾病。
运输应激防控
猪舍提前清洗消毒购猪前一周将猪舍清扫干净,用2%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全面消毒,24小时后,用清水冲洗氢氧化钠残液,待地面干燥后进猪。
了解当地疫情购进仔猪前应了解产地疫情。此外,还要了解猪的品种、免疫情况,并注意观察猪的精神状态及大小便情况。应选购那些无泪斑、皮肤红润、毛色光亮、尾巴灵活上翘、大小均匀的仔猪。
装车前注射抗生素若进行长途运输,装车前每头仔猪肌注“得米先”3毫升~5毫升。
卸车前的消毒购回的仔猪下车之前应用百毒杀(1∶1000)或农福(1∶200)带猪消毒,以杀灭仔猪携带的病原微生物。
合理分群按体重大小分群,最佳饲养密度为每个栏舍10头~20头,每头猪0.8平方米~1.0平方米。仔猪入栏后要有专人看守,防止其咬架。可用少量带气味的消毒药喷洒栏舍和猪体以防咬架。调教仔猪吃料、排便、睡觉三定位。
饮水与饲喂仔猪卸车后休息30分钟~60分钟再饮水,饮水中加入5%的多维葡萄糖和0.9%的食盐,也可加电解多维,以补充能量、电解质,提高机体抵抗力。购回的猪当天不喂料,只喂营养液,第二天少量饲喂,每次只喂5成饱~6成饱,让猪有饥饿感,然后慢慢增加饲喂量,以免饲料骤变引起发病。
定期消毒猪舍定期用百毒杀、农福或消毒威(1∶2000)带猪消毒,消毒药应轮流使用。
抓好防疫贩运应激可抑制免疫应答,影响免疫效果。进猪第二天,饮水中添加多维素、黄芪多糖、淫羊藿提取物等免疫调节剂,连用5天~7天,提高免疫效果。3天后每头猪注射猪瘟脾淋苗1头份,1周后再注射链球菌苗1头份,用链球菌苗后5天~7天不得使用抗生素,以防免疫失败。
及时驱虫仔猪购回10天后应及时驱虫,可用肠虫清,每头猪2片,0.2%伊维菌素,每吨饲料添加1500克虫力黑。驱虫后喂健胃散或大黄苏打片健胃、促食欲。
策略性用药进猪后的5天~7天是疾病高发期,适当用药可有效控制应激。此时药物可与免疫调节剂同时使用,如每吨饲料添加多维素300克加泰灭净1000克或黄芪多糖500克加阿奇环素500克,连喂4天~5天,以平稳渡过危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