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特种养殖 » 正文

威海貂犬瘟热的病例防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11-20  来源:兽药市场指南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619
  近十年来,山东省威海地区一些沿海城镇借助资源优势,养貂业发展迅猛,但由于防疫体系的不完善和兽医卫生工作的缺失,自2004年春至今貂犬瘟热有地方性流行趋势,常给养貂户带来惨重经济损失。两年来,笔者共接诊貂犬瘟热病例127例,治愈122例,治愈率85%,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症状
      自然感染潜伏期7~14天,临床上根据病程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慢性型和顿挫型。
      最急性型  常发生于发病初期或后期,突然发病,看不到前驱症状。病貂表现为癫痫性发作,口咬笼网发出剌耳的“吱吱”叫声,抽搐,口吐白沫,反复发作几次后而死。凡是神经症状的病貂,很少幸免,大多都以死亡而告终。
      急性型  病初似感冒样,眼有泪,流鼻液,体温高达40~41℃,肛门黏膜或外生殖器发炎微肿,食欲减少或拒食,鼻镜干燥。随着病程的发展,眼部出现浆液性、粘液性乃至化脓性眼眵,附着在内眼角或整个眼睛周围,重者将眼睛糊死。鼻端也有少量上述分泌物附着,口裂和鼻部皮肤增厚,粘着糠麸或豆腐渣样的干燥物。病貂被毛蓬乱,无光泽,毛丛中有谷糠样的皮屑,颈部或股内侧腹股沟皮肤有黄褐色分泌物的皮疹。病貂散发出一种特殊的腥臭味,消化紊乱、下痢。病初排出粘液性蛋清稀便,后期粪便呈黄褐色或煤焦油样。病貂不愿活动,嗜卧于小室箱内。病程平均3~10天或更多,多数转为死亡,很少幸免。
      慢性型  一般病程为2~4周,病貂虽有急性经过的表现,但眼、耳、口、鼻、脚爪及颈部皮肤病变比较明显。病貂食欲减退,时好时坏,挑食,不活动,多卧于小室内。眼边干燥,似带眼镜圈样或上下眼睑被眵粘在一起,看不到眼球,时而睁开,时而又粘在一起,这样反复交替出现,有的病貂反复1~ 2次后死亡。有的患貂耳边皮肤干燥无毛,鼻镜和上下唇、口角边缘皮肤有干痂物。病初爪趾间皮肤潮红,而后出现微小的湿疹,皮肤增厚、肿胀、变硬,所以有“硬足掌症”之称,有的病貂肛门或外阴肿胀。
      顿挫型(隐性型)  即非典型,病貂仅出现轻微的一过性反应,类似感冒,多看不到明显的异常表现,就耐过自愈,并获得较强的免疫力。
      二、病理解剖 
      心外膜有出血点,心包积液,心肌有条索状或点状出血。肺气肿、水肿、瘀血,严重时肺实变,肝肿大、瘀血、质地脆弱。胆囊增大,胆汁充盈,呈橘红色,脾脏肿大并出血,肾被膜下有弥漫性针尖状出血点,胃黏膜水肿、坏死。脑膜充血、脑脊液增多,呈淡黄色,胸腺萎缩。
      三、实验室诊断(送检于山东省畜牧兽医总站检测中心)
      荧光抗体检查  取肝脾组织制成触片,丙酮固定,用稀释后的阳性犬瘟热荧光抗体染色30分钟(在37℃恒温箱内进行),用荧光显微镜检查,可见细胞浆中有颗粒状或弥散性的绿色荧光,细胞核呈暗黑色。
      病理组织学检查  胃肠黏膜触片,自然干燥,甲醇固定,苏木素—伊红染色,镜检,可见上皮细胞质细胞核内有染成红色的包涵体。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貂犬瘟热。
      四、对症治疗
      1.黄芪多糖注射液0.1~0.2毫升,鱼腥草注射液0.1~0.4毫升肌肉注射,1次/天。
      2.支持疗法,用10%葡萄糖15毫升配以维生素C、辅酶A、ATP、维生素B6、肌苷,一次腹腔注射(倒数第2乳头左侧),同时视症状进行体液平衡调节。
      3.控制继发感染,为了防止继发性感染,应对症治疗,可用磺胺类药物或抗生素控制细菌引起的并发症以延缓病程,促进痊愈。当发生浆液性和化脓性结膜炎和鼻炎时,可用青霉素溶液点眼和滴鼻。
      4.犬六联高免血清0.5毫升/公斤肌注,1次/天,连用3天。
      5.及时隔离病貂,搞好病貂笼舍和用具的消毒,加强饲养管理,固定食具,定期煮沸消毒,避免人为的传染。尽快进行全群犬瘟热疫苗强制接种。
      五、预防措施
      目前,国内外都应用弱毒犬瘟热疫苗。弱毒疫苗接种后很快见效,一般接种后7~15天产生抗体,30天后免疫达到90%~100%,免疫期为半年以上。孕貂也可接种,对胎儿无不良影响,对已发病的水貂群不能提供100%的保护,但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经强制接种的轻症病貂有的也可治愈。
      发病的饲养场(点)应采取最快的速度进行犬瘟热疫苗强制接种,不能观望等待,以争取未感染的水貂尽快产生抗体,免受本病的侵染。有条件的貂场可以采集病死水貂的含毒组织加福尔马林制成的灭活疫苗或用通过鸡胚致弱的活毒疫苗进行免疫接种。
      六、病例介绍
      2006年5月30日,山东省荣成市龙须岛镇一水貂场主到笔者处就诊。主诉全场共饲养种貂1800余只,幼仔貂5000余只,2006年5月26日仔貂开始发病,次日开始死亡,经当地兽医站治疗3天无效。期间共死亡仔貂156只,种貂27只。临床可见仔貂发病率约70%,病貂精神沉郁,鼻镜干燥,体温 40~41℃,许多仔貂鼻腔、眼内流出浆液性分泌物,上下眼睑粘合,下痢,部分貂出现皮疹。个别种貂全身颤抖,后肢麻痹,继而呈癫痫发作,全身抽搐,强直痉挛,口流粘液,呈昏迷状。毛绒内有糠麸样皮屑,经调查得知,该场3条看护犬于2005年12月不明原因突然死亡,最后一次接种貂犬瘟热弱毒苗时间为2004年冬。据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初步诊断为貂犬瘟热感染初期。全群紧急接种貂犬瘟热弱毒苗,严格隔离患貂,笼舍、水槽、食盆用喷灯消毒,隔日一次。黄芪多糖1:3000饮水,头孢噻呋钠100摩尔/升拌料,连用7天,病重者皮下或腹腔注射。
        犬瘟热高免血清0.5毫升/公斤体重,1次/天,连用5天。鱼腥草注射液0.2毫升/公斤体重,1次/天,连用5天。头孢噻呋钠0.03克/公斤体重,1次/天,连用5天。8天后共淘汰病貂212只,其余貂只逐渐康复。
      七、防制体会
      1.黄芪多糖为中药提取物,可提高机体抵抗力,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力,也可协同机体产生高水平抗体;鱼腥草对各种病毒和细菌有较强的灭活及抑制作用,能促进外周血白细胞吞噬功能,提高血液中溶菌酶的活力,促进免疫球蛋白形成,具有增强体液免疫功效的作用,对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具有增强作用。
      2.采用补液、调节体液代谢等支持疗法,对加速犬的代谢,维持生命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3.经笔者调查发现,发生犬瘟热病的水貂场,多数是由于病犬窜入场内而引起的,也有因垫草和工具被污染而传染(如食盆、水槽的串换)。配种期防疫不当的种貂调换、公母貂频繁接触、不遵守兽医卫生规则等,都能使本病传播。因此,在配种前一个月要全场强化免疫一次,并严格作好兽医卫生工作。严格禁止狗和其他野生动物进入貂场,禁止从疫区调入饲料,肉类饲料应煮熟后再饲喂。患貂打皮时全部淘汰。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