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北卡罗莱那州Brake教授将两组鸡1-6周一组养在渐长自然光照中,另一组养在8小时人工光照中,之后都移至8小时人工光照中,直至20周用相同光刺激。结果渐长光照组较另一组产蛋推迟一周,这表明鸡只接受光刺激的生理过程早在育雏后期就已形成。
另一实验将二组鸡分别饲养在低光照强度(20勒克司)和高光照强度下(100勒克司),产前移至高光照强度(100勒克司)下,并辅以10勒克司光刺激,结果育成期20勒克司组开产准时且产蛋率明显高于另一组。
结果分析:为使肉种鸡适时达性成熟和开产,除需按不同纬度地区制定光照方案补光外,光照上还需注意到以下几个原则:
①种鸡从育雏后期至产前全期接受光照程序要正确,包括时间、强度及变化。只有把育雏后期和育成期光照很好地结合才能取得满意的性成熟和生产量。
②光照时间上,育雏后期至光刺激前光照不能延长,产蛋期光照不能缩短,育成后期、产蛋期光照强度应高于前期。
③在光照中,人工补光强度应不小于自然光照的15。如白天强度为3000勒克司,则补光应在30勒克司之上,否则鸡将不能感觉到光照,认为仍在黑暗中,补光为无效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