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其他 » 正文

霉菌毒素的防治办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4-21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521
核心提示: 一、预防措施 防治霉菌毒素中毒的重要意义由于霉菌的广泛存在,从谷物的收获、贮藏、运输以及调制等诸多环节,原料和配合成品遭
      
一、预防措施
       防治霉菌毒素中毒的重要意义由于霉菌的广泛存在,从谷物的收获、贮藏、运输以及调制等诸多环节,原料和配合成品遭到霉菌的污染是不可避免的,曾有资料表明,在我国的饲用中,80% 遭到各种霉菌毒素不同程度的污染:在世界谷物中25% 遭到霉菌毒素污染。由此,可以认为,在多数情况下,一般场所投喂的都是遭到霉菌毒素污染了的,只是症状轻微被忽略罢了 也有的虽然出现了症状,但是却被场错综复杂的疾病所掩盖,而只有当中毒症状比较严重,出现了死的时候,才备受关注。这种情况实际上就是场生产、技术管理上的一大失误。实验资料证实,当中含有任何剂量的霉菌毒素时,均会对生机体造成伤害,即使剂量小至十亿分之一也是如此。轻微、慢性的霉菌毒素中毒,虽然没有出现易于觉察的临床症状,不会造成生死亡的直接损失,但由此对各生产(长)阶段群生产性能的慢性危害(如种繁殖障碍、商品生长迟缓、免疫抑制、诱发疫病等),给原料的采购、贮存、运输和配制等环节加以注意,不能采购零变、虫蛀的原料,籽实的水分应不超过1 2% (作物子实水分含量在1 5% ~32% 时,尤其是1 7% 左右时,黄曲霉最易生长并持续产毒)。
加强原料及成品的保管,严防受潮霉变 搞好仓库杀虫灭鼠工作,防止虫蛀和鼠害,减少霉菌传播,避免毒素危害。
严禁使用霉变的原料,不得用霉变的喂。
对轻微零变的可用1.5% 烧碱水溶液浸泡至少12h后,再用清水漂洗多次,直至漂洗液澄清为止,但由于处理后中仍存留一定毒素,应限量饲喂,并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
对轻微零变的原料用辐射或暴晒的办法处理,可破坏其中50% ~90% 的黄曲霉毒素。
添加200~250g/T大蒜素,能有效减轻霉菌毒素的毒害。
择有效的防零剂及毒素吸附剂。防零剂能防止零变:毒素吸附剂可吸附中原有的毒素及储藏中产生的毒素。
目前这些产品较多,但在实践中应用较多、效果比较确切的有:百安明、霉可脱、零可吸和脱零素等,可根据霉变程度添加0.05% ~0.2%。不少场在各类的中长期或不定期添加,这是明智之举,生产上也取得了可喜回报。

二、霉菌毒素中毒的治疗
一旦发现中毒,应立即停喂原来霉变的,更换新鲜优质或在中添加足够、有效的毒素吸附剂,然后按中毒病的治疗原则实施治疗。
排毒:中毒初期阶段,尽快进行排毒,可用30~50g硫酸钠、液体石腊50~100ml,加水500~1 000ml灌服,排出肠内毒素,保护肠黏膜。
对症治疗: 出现脑水肿(神经症状时),用20%甘露醇按1~2g/kg静注,每日2次;出现阴道脱垂或直肠脱出时,常规消毒后还须施行外科缝合(一针内翻缝合)固定,并注射抗菌消炎药物。
补液保肝护肾, 减少毒素危害:当出现腹水、肺水肿、出血、拉稀衰竭时,应及对静注1 0% 葡萄糖生理盐水3 0 0 ~5 0 0 m I+V c10~20ml+10% 乌洛托品20ml,适当加入肌苷,也可以单独肌注超量VC。以保肝护肾,减少毒素对机体的危害。也可以同时皮下注射安钠咖加10ml,强心利尿。病群按0.2% ~0.3% 的”保易多”实行全程混饮,对促使病康复有显著效果。
进行全身治疗,防止继发感染:对症状严重的病进行广谱抗菌素的治疗,防止继发感染。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