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伤寒是鸡的败血性传染病,传播快,病程常为急性,有时为慢性;依病原菌的毒力强弱,病鸡的死亡率高低不一。
本病主要发生于鸡和火鸡,其他禽类如鸭、鹅.、鸽、鹌鹑等有时也感染。传染源主要是带菌鸡。带菌鸡从粪便中不断排出病菌,污染土壤、饲料、饮水和用具,造成传染。本病的传染途径以消化道为主。鸡伤寒在流行病学上与鸡白痢的主要不同点是鸡的发病年龄的差异。鸡白痢主要流行于雏鸡,而鸡伤寒各日龄的鸡都能发病,但常发生在3周龄以上的青年鸡,尤其是12周龄或12周龄以上的青年鸡最易感染。本病多发生于温暖潮湿季节,通常不广泛流行,呈散发性。
潜伏期多为4~5天,发病初期可能出现个别最急性病鸡,无明显症状就死亡。较有特征的症状是:腹泻,排出黄绿色稀便,沾污肛门周围的羽毛,渴欲强烈,频频饮水,鸡冠变为暗红色,病程稍长时鸡冠苍白萎缩,体温高过43~44℃。急性病程2—10天,一般为5天左右。慢性病鸡有不同程度的下痢,消瘦,产蛋减少或停止,病程常延续数周,死亡率较低,大部分能够康复,成为带菌鸡。雏鸡发病时,精神委靡,排白色稀粪,生长不良,肺部受到损害时,有的呼吸困难,与白痢病相似,死亡率在10%~50%或更高。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种治疗该病的方法:用白头翁50克,黄柏20克,黄连20克,秦皮20克,乌梅15克,大青叶20克,白芍20克(加味白头翁散)。共研细末,混匀备用。用法与用量连续用药7天,前3天按每只鸡每天1.5克,后4天每天1克,混入饲料中喂给。病重不能采食者,可人工饲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