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食量
饲料占肉鸡饲养成本之最大宗。若有人认为以任何方法减少鸡只采食就可以降低鸡肉之生产成本,似乎又过於简单。鸡对能量、蛋白质(或必需胺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有特定的需求。在此四项中,能量之供给成本最高,而且其需求易受管理和环境改变。目前鸡只都养在非常好的环境中,有足够的摄食、饮水空间,运动量少,因此仅需少许能量供其活动即可;而在此环境中,鸡只不会浪费能量在散热(如喘气)或保温(燃烧贮存之体能),所以生产一公斤鸡肉所需之饲粮能量较低。
业者都知道,利用燃料保温远较经由提供相当能量之饲粮来维持鸡只体温便宜。因此,许多业者都以控制鸡舍环境温度来降低饲料成本。增加饲养密度、降低空气流动和利用加温设备或许都可以达到目的。然而在执行时必需注意许多要点。
增加饲养密度暗示每只鸡享有的饲槽、水槽空间减少,同时单位面积排泄物提高,进而释放出更多的湿气。若同时降低通风和提高饲养密度则会恶化鸡舍环境,易造成健康问题。提高环境温度将导致采食量减少,但真正减少的 是能量摄取量。对此我们会问是否要改变饲粮组成?但截至目前,对提高鸡舍环境温度是否要修正配方仍无一定论。
一些研究报告已讨论了饲粮,环境、鸡群性能表现和健康之相互关系。当我们在考虑影响这些项目之因子时,并未企图将之整合。不同的案例应分别评估,以便找到最适合之策略并确保鸡群之获利 。因此,业者必需全盘了解,并做最後的决定。
蛋白质和能量
影响肉鸡生长和饲料效率最大问题之一饲粮蛋白质和能量含量。当饲粮蛋白质固定,提高饲粮能量会扩大能量:蛋白质比,增重会改善。这显示在此蛋白质供给情况下,鸡只之能量供给不足。当能量提高,原本被化为能量之蛋白质可转为供生长所需。能量继续提高,增重持续改善,直至达到高峰。此时饲粮中能量与蛋白质处於最佳平衡,致使增重最高。若再更进一步提高饲粮能量,能量:蛋白质比再扩大,增重开始下降。这是因能量增加,鸡只为调整体内代谢需求,而采食量降低,伴随着蛋白质摄取量下降,而蛋白质成为限制因子,使增重减低许多增重、饲料效率的问题皆因饲粮能量、蛋白质不平衡所致。而饲粮能量:蛋白质平衡会因日龄、饲粮组成、环境温度和各种紧迫因素而变化。
适当的蛋白质摄取量
蛋白质是影响肉鸡增重和饲料效率最主要养分之一,它有一最适当的摄取量。若超过最高肌肉生长之需求量时,反而对鸡只有害。因为过量的蛋白质摄取,致使吸收过多的胺基酸须进一步代谢为尿酸排出。此代谢过程不仅需要能量、水份,而且需维生素、矿物质参与,增加了这些养分之需求。此外,因代谢之负担形成过多的体热散发,这对处於热紧迫环境下之鸡群是有害、不必要的。先前提过需要很多水以排泄尿酸,这问题在凉季时并不重要;冷季时,则因通风减少,可能会少许问题发生。
表1. 饲粮蛋白质含量对叶酸需求的影响
叶酸(mcg/100g饲粮)
蛋白质需求(%)
100
125
150
脱腱病(Perosis)指数
0
15
30
1.88
1.50
1.20
2.21
2.00
1.66
2.32
2.04
1.70
Creek and Vasaitis(1963)
温度(℃)
16
21
26
31
体重(g)
只日采食量(g)
1654
109
1915
103
1803
92
1461
75
Cowan and Michie(1978)
热紧迫时,补充离胺酸或甲硫胺酸等,其情况会改善。因添加这些胺基酸可降低饲粮蛋白质含量而维持必需胺基酸之平衡。非必需含氮物质相对减少,氮之代谢、尿酸排泄亦下降,所以用来排泄非必需氮所形成之代谢热亦较少,需水亦降低。
胺基酸之有效性
利用有效性必需胺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 availability,EAAA)来调配饲粮,可有较好的胺基酸平衡,且含较少的的非必需氮。主要饲料原料之有效性必需胺基酸含量皆已发表,可参考用在配方上。然而有不少研究只着重方法论,应该多做如Han and Baker(1991)和Han et al.(1991)的研究,比较AAA值和NRC值(表3)。在应用EAAA值时仍有很多因素必需考虑。但确记:改善性能表现和降低成本是无法一蹴即成,改善会很小,但持续之进步将累绩成丰硕的成果。
维生素
饲粮维生素往往超量。它很更宜,摄取过量也相当安全,况且在不良环境、疾病、快速生长的紧迫下,其需求量增加。因此,我们常喂饲较多的维生素。平时不必考虑超量维生素及其交互作用,但在饲料成分改变、或人为额外添加、或遭逢紧迫时,过量之维生素可能会抑制性能表现。
矿物质
相反的,矿物质喂饲不应超过鸡只需求。矿物质间存在有复杂之交互作用,但目前仅知少部分关系。过量的钙会减少磷、锌的吸收。且钙与蛋白质间亦会交互影响,这主要是受钙、硫间作用,高钙饲粮必需提高含硫胺基酸含量。矿物质过量之最大问题还在於影响电解质或酸硷平衡。
电解质平衡
未来我们会更注重饲粮电解质或酸硷平衡。Owen et al.(1994)建议饲粮电解质平衡或许是影响腹水症最大因素之一。我们实验室近年来研究亦显示因饲粮阴离子(氯、硫)的提高─主要来自甲硫胺酸和离胺酸的添加─与猝死症、腹水症形成有关。
不少人想证实Mongin and Sauver(1977)的结果,说明饲粮阴阳离子浓度(Meg)与肉鸡性能表现有关。虽然有些报告发现不错的结果,但往往不易重复,所以渐少人研究。当我们考量矿物质间之交互作用、体内有机酸之形成、环境热紧迫,这些都会改变酸硷平衡,而测定饲粮阴阳离子浓度并不能代表动物体内之代谢情形。这就是为什麽不易证实此方面结果的原因。
我们曾发现喂饲菜籽粕比大豆粕有较差的生长性能,可能是因菜籽粕含高量的硫。表4显示添加甲硫胺酸对菜籽粕和大豆粕的影响。在此大豆粕刺激增重,但菜籽粕却减缓生长速率。因钙会影响饲粮中过量硫之作用,或许是经由二者相互反应及对尿液PH值之影响。
以大豆粕或菜籽粕为蛋白质唯一来源,比较添加不同硫含量和二个钙含量的影响。因菜籽粕原含1.15%硫,大豆粕原含0.45%,最终配成菜籽粕饲粮含0.46%硫,而大豆粕饲粮含0.14%硫(表5)。在大豆粕中添加硫显着抑制增重表现,高钙供给则可减轻硫的抑制作用。有趣的是,当二饲粮含相似硫量时,其增重亦相近。例如,未额外添加硫之菜籽粕含硫量为0.46%,介於添加0.26%和0.39%大豆粕饲粮之表现,大豆粕增重为(479+373)/2=426(g),而菜籽粕为424(g)。
蛋白质来源
硫添加(%)
饲粮硫含量(%)
饲粮钙含量(g)
平均增重(g)
菜籽粕
─
0.26
─
0.26
0.46
0.72
0.46
0.72
0.37
0.37
1.32
1.32
424
371
560
481
大豆粕
─
0.13
0.26
0.39
─
0.13
0.26
0.39
0.14
0.27
0.40
0.53
0.14
0.27
0.40
0.53
0.37
0.37
0.37
0.37
1.32
1.32
1.32
1.32
524
519
479
373
635
598
559
451
Summers et al.(1992)
Mongin and Sauver(1977)以饲粮钠+钾-氯来决定阴阳离子浓度,但饲粮含硫高时,也应计算硫的影响。
Lipstein et al.(1975)说明年轻肉鸡会蓄积体脂肪的原因是为了摄取足够的蛋白质或必需胺基酸,以致采食过量之能量、造成脂肪堆积。Parr and Summers(1991)发展出─玉米─大豆饲粮并补充必需胺基酸,使蛋白质为14%,其在21日龄雄肉鸡之效果如同喂饲一般23%蛋白质玉米─大豆饲粮。比较含三不同能量但相同必需胺基酸饲粮,表6显示鸡只确实摄取相似之蛋白质量(饲粮含蛋白质量、采食量都相近)。若饲粮能量提高,鸡只增重较快且饲效较好,其现场预期结果相似。但体脂肪亦相对增加。因此,鸡只为了有适当之肌肉生长则必需摄取足够的蛋白质或必需胺基酸,而喂饲高能量饲粮会造成能量摄取过高、体脂肪增加。所以这试验中,鸡是摄取足量蛋白质而非能量。
最近Leeson博士之研究室发表两篇报告探讨能量、蛋白质摄取对肉鸡组成的影响。这些试验系应用商业饲料,鸡养到商业体重,因此分析这些资料看鸡只是否是摄取足够的能量或在限饲下摄取足够之蛋白质,成为有趣的验证。
第二试验则喂饲等量上述四种饲粮。体重、饲料效率、腹脂量有处理上之差异,但胸肉重维持差不多(表8)。第三个试验则用相同四饲粮,并让鸡在一3300kcal和另一饲粮间自行选择。结果是体重、能量和蛋白质摄取都相近(表9)。胸肉重也差不多,再次表示鸡会摄取足够的蛋白质以符合代谢需要。
能量
(kcal/kg)
体重(g)
能量摄取
(kcal)
蛋白质摄取量
(g)
胸肉重(g)
腹脂
屠体(%)
(g)
3300
3100
2900
2700
显着性
2588
2599
2439
2303
**
15271
14416
13474
12504
972
977
976
972
326
319
311
304
NS
2.97
2.58
1.85
1.14
**
53.7
44.5
31.0
18.5
**
饲粮含21%CP
Lesson et al.(1996a)
饲粮选择(kcal ME/kg)
体重(g)
采食量
能量摄取量(kcal)
蛋白质摄取量(g)
胸肉重(g)
基础料
测试料
全部(g)
测试占(%)
3300
3300
3300
3300
3300
3100
2900
2700
2763
2836
2727
2822
4686
4919
4690
5038
0
45.2
34.0
26.5
15462
15806
14886
15861
984
1033
985
1058
397
404
402
412
饲粮含21%CP
Lesson et al.(1996a)
因为能量需求是维持代谢机能最重要的养分,动物一定会设法符合此需求。当年青肉鸡摄取过多能量时,往往与其他养分缺乏有关,尤其是蛋白质或必需胺基酸。由前面资料可知,为达最高之肌肉量,必需摄取适量之蛋白质。以鸡胸肉代表屠体肌肉量,试验一中蛋白质摄取符合了需求。但鸡亦必需符合能量需求,往往会摄取过多蛋白质,生长一较瘦的屠体。相对的,过多能量但蛋白质不足时,屠体会较肥胖。
补偿生长
鸡只依凹型生长曲线生长表有较好饲料利用率,因为初期鸡只体型较小,所需维持需求较低。但上市时腹部脂肪较依凸型或直线型生长曲线之鸡多。不过,在某些情况下补偿生长有其好处,鸡只腹水症、腿部问题较少。
Dr. Lesson的报告中说明了补偿生长。比较42和49日龄体重,试验一42日龄时,各处理体重有差异,但49日龄体重则相似。在42─49日龄间,饲粮稀释高者增重较稀释低者佳,因7日内在稀释高者之补偿生长较高。如在35─42和42─49日龄间,基础料或8%稀释料增重分别为571g和608g,但32%或40% 稀释在35─42日龄为490g和42─49日龄为684g。试验二中亦有补偿生长,比较对照组和50%稀释料,35─42日龄间稀释组采食提高31%,42─49日间提高100%。也就是说,任何疾病、营养或环境形成的问题,若有够长的恢复期,鸡群将有能力克服、并恢复表现。
腹水症与猝死症
腹水症和猝死症被认为是两不相关因子所影响。过去几年来,配方中大豆粕用量减少而离胺酸和甲硫胺酸用量日增。当我们依公式(Na+K-Cl-S)计算饲粮电解质平衡时,添加离胺酸(lysine─HCl)同时也添加了氯,而加甲硫胺酸时则多加了硫,相对的少用大豆则钾减少。所以现有的饲料对鸡是较酸性的。
肉鸡每年之增重、饲料效率持续改善,上市体重每年可提早半天,同时新的管理技术、鸡群保健亦随之变化。业者必需留意产业之变化,并改进自己的管理、饲养策略,以维持最佳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