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在农村能做什么?农行吉林省分行的回答是,他们在绘制全省畜牧产业园区分布图。
“打春阳气转”,二月二刚过,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江东乡许多农民就趁着备春耕节骨眼儿忙着找场地建新猪舍。面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村民老李头深有感触地说:“乡里成立了‘永镇畜牧业专业合作社’,为农民提供优良品种的猪崽,还提供技术帮助,更叫人高兴的是农行还提供小额贷款支持,到猪出栏时还能保证回收。我去年就是靠农行的贷款养的猪,收入比2010年翻了一番!这哪里是养猪啊,简直就是养出了一窝金娃娃!”
2009年4月,为配合吉林省政府发展畜牧业“草变肉”工程,经农业银行总行批准,农行吉林省分行成立了全国首家畜牧业贷款中心。经过市场调研和实地考察,中心制定了“三农”发展规划,绘制了吉林省畜牧产业园区分布图,推出了“农行+养殖户”、“农行+合作社+养殖户”、“农行+畜牧业担保公司+养殖户”等多种金融服务模式。老李头就是贷款中心第三种服务模式的签约客户之一。
截至2011年末,中心畜牧业贷款已累计投放55亿元,其中投放法人客户48笔,金额10亿元,投放个人客户170015户、金额45亿元,畜牧业贷款余额达23亿元,目前共有畜牧业存量客户59735户,法人客户22户,在贷款形态上,不良率仅为0.6%。
低不良率的背后是农行吉林省分行为畜牧业贷款风险控制所做的努力。为深入了解所辖基层行畜牧业贷款投放情况,春节过后,记者走访了全国产粮大县榆树市、省会长春市郊区。
“农历每周的初
一、初
四、初七为瘦牛集,初
三、初
六、初九是肥牛集,前来赶集的农民和商贩络绎不绝。”在榆树市五棵树汉夏黄牛市场,养牛户刘奇一边忙着交易一边对记者说,他在2011年初跟农行贷款6万元,养了20头牛,还上贷款后,带来了6.7万元的收入。据了解,这个“牛市”2010年10月投入使用,目前已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黄牛交易市场,平均每个集日黄牛上市交易量达5000头以上,每年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就达100万元,还解决就业1500人以上。农行榆树支行行长徐文彪表示,2012年,农行还将继续对这个交易市场给予支持。
在长春市郊,一派忙碌的春耕备耕场景。记者采访到了养牛户丛春来。他说,2010年以来,他从农行贷款5万元,现在他养的50头肉牛即将出栏。“皓月集团(与农行合作的畜牧业深加工企业之一)的人不久就要来家里收牛了。坐在自己家里的炕头上就能把牛卖掉,赚了钱我也能到城里买个房,预备着给儿子娶媳妇。”丛春来喜上眉梢,高兴地说。
喜的是在吉林省畜牧产业园区分布图里,还有很多像丛春来一样的农民,他们靠农行贷款变成养鸡大户、养猪大户,享受着“坐在炕头赚大钱”的美好生活。银行在农村能够有所为,也能够有所作为。
但是,也应该看到,农行吉林省分行拓宽畜牧业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延长产业链条、打造产业链服务模式做的还不够。更令人堪忧的是该行畜牧业贷款中心挂牌至今,畜牧业贷款存量仅为23.08亿元,而个人客户占比为74.26%,基本上达到饱和状态,发展潜力有限。
创新担保方式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而且贷款要投向优质法人客户上。从目前情况看,该行畜牧业贷款投向区域发展不平衡。
全省畜牧业贷款存量前3名的二级分行合计占比55.25%,后3名合计仅占13.77%,加之部分地区业务发展与当地经济环境不相称,也导致出现了一些风险问题。
截止2011年末,该行的畜牧业贷款余额不良率为0.6%,虽然在风险控制范围内,但受自然条件、市场、疫情、政策等影响较大,畜牧业贷款的风险防控更不容忽视。记者了解到,目前,由于吉林省畜牧业担保公司成立工作进展较慢。通过省工信厅审批成立的畜牧业担保公司已有24家,2011年末该行已准入9家。但是,从过去的合作看,与该行合作额度和笔数相对都不是很大,合作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畜牧业客户名单制的储备也应及早建立。
只有这样,畜牧业贷款的投放才会有“喜”,不会报“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