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3.15,2011年3.15被曝出瘦肉精事件的双汇集团,并没有给所有企业敲响警钟。
过去一年里,各个行业的企业产品安全事故,层出不穷。先说全民最关注的乳业,三聚氰胺事故之后,消费者从乳企的产品里吃出异物、产品存放未到期已变质等小型事件,一直不断的出现在公众视野。然而,大事件还在后边,2011年11月,飞鹤乳业养殖公司员工曝出所饲养奶牛得了布鲁氏杆菌病,饲养奶牛的员工也感染了该细菌;2011年12月24日,蒙牛、长富牛奶被曝出的致癌门,蒙牛纯牛奶产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
还有遭遇集体沦陷的速冻食品行业。思念、三全、湾仔码头等行业巨头因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标的集体曝光,公众对整个行业的信任危机,再一次爆发。
即使是跨国巨头,也屡屡触底产品红线。在过去三年里,宜家家居宣布召回的问题产品至少有15种,包括儿童椅、睡袋、床垫、沙发床等多种产品。这些产品也常常是消费者使用时引起意外后才予以召回。
除了产品质量问题,更让人愤怒的是企业对消费者的欺骗。一直宣称拉面汤底由猪大骨等现场熬炖而成的味千拉面,被爆出其汤底是由专门的汤粉调制出来的,成本价只有几角钱。
若将视野范围扩大,我们还可以看一看收费项目繁琐的银行领域。一个顾客只是到花旗银行打印四年对账单,却被收取4200元费用。据统计,银行服务项目总计达1076项,其中仅850项收费,占比79%。
上述问题曝光时,确实引起过公众的强烈关注、质疑,甚至愤怒。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企业有意识的遮盖下,似乎不了了之成了这个事故的结局。
蒙牛致癌事故,随着蒙牛把矛头指向“因天气潮湿发生霉变”的饲料,又声称销毁所有问题牛奶,最后不了了之。即使乳业产品事故频发,2012年1月1日,伊利、蒙牛、三元等国内乳业巨头在同一天集体涨价。一个连产品质量安全都不能保障的行业,频频涨价,享受着利润盛宴。
同样令人意外的,是速冻食品企业的强势,上述三大品牌的回应基本大同小异,称自己的产品不存在任何问题。紧接着,速冻食品新国标实施,外界解读为打印上被大企业“绑架”的色彩。一场产品质量事故,以修改的新国标为结点,就此作罢。
宜家家居频出质量问题,消费者却非常买账。在2011财年中,宜家中国销售额超过49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20%。已在中国有9家门店的宜家家居,宣布到2015在中国开出门店总数17家。
即使味千拉面发布业绩预告,由于媒体去年对公司产品的负面报道影响,公司利润预计减少20%—30%。味千拉面在2012年2月又被曝出食品提价10%,2月15日起纸巾开始收费。不过,味千对外解释,提价始于2011年7月,涉及范围只有国内7个城市,正是骨汤门事件之时。
至于银行的乱收费,《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虽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1076项服务850项收费,这项意见稿被指为收费开路,显然离公众的预期太远。作为一个相对垄断的特殊行业,他们或许并不愿意弯下腰来看一看公众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