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疫苗在防控猪病方面起了重大作用,功不可没。于是,有人过分夸大疫苗的作用,把疫苗当作灵丹妙药,不顾当地疫病流行情况,不顾免疫程序,不顾猪已有的免疫抗体消长情况和猪健康状况,对猪同时或短时间内接种多种疫苗,不但造成猪免疫失败,而且产生“疫苗病”。所谓“疫苗病”就是注射疫苗不当引发的一系列疾病。下面就猪疫苗病及其防治进行简要的阐述,仅供参考。
一、疫苗病的临床表现
一过敏反应
一些体质差和过敏体质的猪对某些疫苗过敏,接种后马上产生过敏反应:站立不稳、走路摇摆、最后倒地,四肢划动,口吐白沫,呼吸急迫。若抢救不及时会造成猪只死亡。
二猪发热、废食、精神沉郁,影响生长
猪接种口蹄疫疫苗、仔猪副伤寒疫苗后都会发热、皮肤发红、精神沉郁、废食1~3餐,造成猪这几天不长。
三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
妊娠母猪接种口蹄疫疫苗,有的流产、有的产死胎。
四引发疾病或加重疾病
免疫应激会造成猪免疫系统紊乱、抵抗力下降,有的会产生内源性细菌感染,如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巴氏杆菌等感染。如猪已感染猪瘟再接种猪瘟活疫苗,会加重病情,加快病猪死亡(这样的报道很多)。接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的猪先发病,如2007年8月,某规模猪场周围暴发“高热病”,场主着急,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苗对猪进行紧急免疫,因疫苗数量不够,有部分猪没免疫。结果20 d后“高热病”来临时,已免疫的猪先发病、全发病,且死亡率高;没免疫的猪有的没发病,有的发了病,但不严重,治愈率高,死亡率低。
二、防治措施
确定免疫谱和制定免疫程序,防止滥用、乱用疫苗。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确定猪该接种何种疫苗,何时接种。主要考虑接种病毒性疫苗,如种猪主要做好猪瘟、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乙脑等疫病的免疫;不能同时或短时间给猪注射多种疫苗。动物防疫员在免疫接种时,应准备好抗过敏药如肾上腺素。发现过敏猪立即肌注肾上腺素注射液:25 kg以下的猪注射0.2 mL;25~100 kg的猪注射0.5 mL;100 kg以上的猪注射1 mL。而后把猪抬到干净的空栏内,让其慢慢恢复。
病猪和妊娠母猪暂时不要接种疫苗,等病猪康复、母猪空怀时再接种。
免疫前进行猪抗体检测,有针对性进行疫苗接种,防止盲目接种。现在县级以上动物疾控中心都有猪瘟、口蹄疫等疾病的免疫抗体快速检测卡(块),动物防疫员可到当地县动物疾控中心索取。检测方法简单易行:猪耳静脉采血1~2滴,滴入检测卡孔内,5 min即出结果。对抗体检测合格者,不必再接种相应疫苗;抗体检测不合格者,要接种相应的疫苗,从而减少接种疫苗的盲目性和不该发生的疫苗病。
善待猪只,给猪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猪的体质,提高抗病力,加强消毒、生物隔离安全,实行自繁自养,可减少猪接种疫苗的种类,减少疫苗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