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免疫抗体效价不理想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通过对免疫后的畜禽采血进行各类抗体监测发现。 践工作中,虽然基层防疫人员确实对畜禽按规定实施了各种免疫,可是监测抗体效价达不到应有的水平、免疫效果不佳的事情时有发生。根据几年来的基层工作实践,现将监测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分析如下:
1 主要原因
1.1 动物自身的因素
1.1.1 免疫力低下。免疫力是机体对抗原做出应答的能力。先天的免疫器官发育不全、免疫系统缺陷,如脾、法氏 囊、胸腺发育不全,缺乏T、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都会 影响疫苗的免疫力,达不到预期的免疫效果。
+1.1.2母源抗体。如果在母源抗体处于高水平期间进行疫苗接种,母源抗体会中和疫苗成分并抑制其在动物体内的增殖,从而无法获得预期的免疫效果,甚至导致免疫失败。一些幼畜禽易患的疾病需要母源抗体的保护。如过早使用活疫苗就会造成免疫失败,如鸡新城疫、猪瘟等。只有根据母源抗体
的消长,适时接种疫苗,才能达到预期的免疫效果。
1.1.3 免疫抑制。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马立克氏病、鸡球虫病、鸡传染性贫血、禽白血病、猪支原体肺炎病、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Ⅱ型、附红细胞体病等都会损害免疫屏障系统,导致免疫抑制。先天性发育不良或营养不良,也会引起抵抗力下降,在免疫接种后可能引起严重反应或导致免疫失败。
1.1.4应激反应。恶劣的饲养环境如畜禽舍酷热、寒冷、拥挤、潮湿、不通风、气候骤变,使动物机体处于应激状态,造成疫苗免疫效力降低。另外饥渴、转群、劁骟、突然更换饲料、长途运输等不良因素的刺激也会引起应激反应,造成免疫失败。
1.1.5饲料中有毒物质。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饲料发生霉变,生长霉菌释放霉菌毒素,特别是黄曲霉菌毒素具有淋巴细胞毒性,即使数量很少也可引起淋巴细胞功能降低或丧失,并抑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1.6药物影响。有许多药物能够干扰免疫应答,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某些抗生素、消毒药等都对免疫具有抑制作用,可使活疫苗中的细菌或病毒灭活,改变活疫苗的抗原成分,破坏灭活疫苗的抗原性。现在各规模养殖场都逐渐开始实施动物保健,部分饲养人员为了省事,或是饲养人员不认真操作等原因,不能正确按程序实施保健,在各阶段饲料中一直添加抗生素,从而影响免疫效果。
1.1.7遗传因素。动物机体对接种抗原的免疫应答在一定程度上受遗传控制,因此不同品种,甚至同一品种不同个体的动物对同一种抗原的免疫反应强弱也有差异。
1.2 疫苗的因素
1.2.1疫苗的质量。弱毒疫苗的关键是免疫原性和毒价,灭活苗的关键是有效病毒含量。疫苗质量不合格,过期失效:疫苗瓶盖松动,真空状态破坏,效价降低;疫苗因运输、保存不当或疫苗取出后在免疫接种前受到日光的直接照射,或取出时间过长,或疫苗稀释后未在规定时间内用完,影响疫苗的效价甚至失效。
1.2.2运输和保存的因素。不同的疫苗株和剂型,其保存温度不一样。因此要按说明要求保存。疫苗运输一定要低温快速,避免高温和阳光直射,有条件的用冷藏车,无条件的可使用冷藏箱放置冰块。
1.2.3疫苗相互干扰。不同疫苗同时或以相同的途径接种。疫苗在动物机体内会相互干扰,影响彼此复制和免疫应答。结果会导致免疫失败,如:猪瘟疫苗和猪口蹄疫疫苗同时注射,免疫抗体效价就不理想;猪蓝耳病疫苗会影响猪瘟活疫苗的免疫应答:鸡新城疫疫苗和传支疫苗一起使用或间隔时间太短就会引起免疫失败。
1.3 操作方面的因素
1.3.1疫苗稀释不合理。有些疫苗配有专用稀释液,不能用水和其他溶液来代替:用水稀释时若水质不良或含有化学成分,会降低疫苗的效价和抗原性,造成免疫失败;此外疫苗的稀释浓度不当,稀释后放置时间过长,都会影响到免疫效果。
1.3.2免疫剂量达不到要求。疫苗的接种剂量低于常规剂量,将达不到所需要的免疫水平,超大剂量可引起免疫无反应性或免疫麻痹,还可能引起过敏反应。有的防疫人员不按免疫要求注射到相应部位,有的应付差事、打飞针。还有一部分防疫人员,由于担心免疫后过敏死亡,擅自减少疫苗剂量,从而达不到预期目的。
1.3.3多种疫苗同时接种。部分防疫人员为了省事,随意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疫苗同时接种,机体就可能对其中一种抗原的免疫应答显着降低,从而影响这些疫苗的免疫接种效果。
1.3.4接种部位不准确。在防疫注射时,有的防疫人员为了省事,不按动物大小、脂肪厚薄选择注射针头,对肥胖的动物使用短针头,不能将疫苗注射到肌肉中,而只是注射到脂肪里,影响疫苗有效吸收。
1.3.5强应激时进行接种。在动物转群、劁骟时实施接种,
由于转群、劁骟等对动物来说就是一种强应激,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接种。严重影响动物的免疫应答。
1.3.6不健康时进行接种。接种前不对动物进行健康检查,不了解动物的免疫史及病史等,被注射动物由于本身处于病态或瘦弱、临产,致使发生不良反应。患病畜禽和病愈不久的畜禽自身免疫能力差,接种疫苗后不会产生好的免疫应答效果。
1.3.7消毒不严。注射器及注射部位消毒不严,在动物免疫接种过程中,有许多防疫人员不能很好地按规范操作,对器械、注射部位极少进行消毒,有的不是一畜一针,而是一个针头接种多头动物。
1.4 免疫程序的因素
免疫程序制订不合理,会导致免疫失败。有的疫苗一次接种不能获得终生免疫,须多次加强免疫,以激活不同细胞克隆,特别是免疫记忆细胞,因此要考虑上一次免疫接种产生的抗体的半衰期。过早接种可能被抗体中和,接种过迟,会错过激发二次免疫应答的最佳时期,把握好免疫时机。才能够达到预期的免疫效果和目的。
1.5 血清制备因素
1.5.1 采血动物不能代表全群抗体水平,采血时为了省事,哪个动物易保定采哪个动物的血,但往往是不健康的动物更容易保定。
1.5.2血清制备时,温度过高或过低,损坏血清的有效成分。1.5.3血清渗出的不理想,有的量过于少,在进行抗体监测时,由于监测量大,在监测时移液器吸取不到应有的剂量,影响结果。
2对策
2.1 科学免疫
制订合理科学的免疫程序,进行科学的免疫,抓住时机,掌握好剂量,按照疫苗的特定接种途径进行接种,更不能忽视疫苗稀释和药物干扰因素。不使用破损、失空、瓶盖松动、变质失效疫苗;对病、弱、仔、孕畜禽不宜接种疫苗;稀释疫苗时,不能使用含氯和重金属的水,不能和抗生素、消毒剂一起使用:不能用免疫抑制剂。疫苗稀释后,要一次性在短时间内用完。不能反复冻融使用;注射器、针头及注射部位要严格消毒,要求一头(只)更换一个针头,以免人为传播疾病。
2.2 建立一支素质高的防疫队伍
加强对防疫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防疫技术,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严格考核,逐步淘汰文化水平低、不按操作防疫、没有责任心的村场防疫人员。
2.3 疫苗保存运输要科学
按疫苗说明书要求进行保存,运输要低温快速,可利用冷藏车或用冷藏箱加冰块、冰盒,一定要避免光照、高温和辐射。
2.4饲料方面
要经常检查饲料是否有霉变、霉菌、毒素和其他有毒物质,是否添加有其他药物,以免影响免疫效果和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