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家禽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以急性财血性死亡到无症状带毒等多种病症为特点。病禽及其尸体是主要传染源。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损伤和眼结膜传染,吸血昆虫也可传染。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
症状:潜伏期为3-5天,常突然爆发。急性病例,不出现任何症状,突然死亡。多数病例一般在1-2天内体温升高,精神沉郁、羽毛松乱、头翅下垂,鸡冠和肉髯发黑;母禽产蛋停止;头部常出现水肿、眼睑、肉髯肿胀。腿结膜发炎,分泌物增多。呼吸困难,常发出“咯咯”声,鼻分泌的增多,并有灰色和红色渗出物,病禽常摇头,企图甩出分泌物,严重者可引起窒息;口腔粘膜有出血点,甚至有纤维蛋白渗出物;有的病鸡出现神经症状、惊厥、瘫痪和眼盲,死亡率50%—100%。鸟类多为隐性感染,可以排毒,引起禽类发病。
病变:特征性病变为口腔、腺胃、肌胃角质膜下层和十二指肠出血,胸骨内面,胸部肌肉、腹部脂肪和心脏均有散在性出血点。肿胀部分皮下胶样浸润和出血。脚鳞变紫。
防治:本病发生后能广泛传播,病程短促,致死度高,因此,平时除了加强饲养管理,实行免疫接种是关键。肉禽在7-10日龄进行首免,饲养期超过60日龄的必须在首免后2-3周加强免疫一次。种鸡、蛋鸡7-14日龄进行首免,首免后3-4周进行第一次加强免疫,开产前必须进行第二次加强免疫,种鸭、种鹅、蛋鸭、蛋鹅14-21日龄首免,首免后3-4周进行第一次加强免疫,开产前必须进行第二次加强免疫,鸡使用重组禽流感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H5N1,Re-5-Re-4株),水禽仍使用禽流感灭活疫苗(H5N1,Re-5株)。病禽要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法》规定,发现本病一律实行扑杀、销毁并及时采取封锁、隔离、消毒等严厉防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