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牛羊脑多头蚴病手术治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11-07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小月  浏览次数:626
核心提示:术前准备 牛术前禁饲12~24h,为更好地防止瘤胃鼓气,可给予适量的止酵剂,为了增强血液凝固性,在术前静注10%氯化钙100~150ml
术前准备 牛术前禁饲12~24h,为更好地防止瘤胃鼓气,可给予适量的止酵剂,为了增强血液凝固性,在术前静注10%氯化钙100~150ml。

保定与麻醉 牛站立保定在六柱栏内,确实保定好头部(视频2-5-5)。在野外草场可进行患侧横卧保定,羊全部进行患侧横卧保定。用速眠新麻醉注射液,牛0.8~1.0ml,羊1~1.5ml,肌肉注射;术部用0.5%盐酸普鲁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视频2-5-6)。

手术切口皮肤作“匚”形切口,后界切开线在两角根连线,前界切开线为两眼眶突连线,前后界切开线,延至头部正中线的交叉点为近中侧切开线(图2-5-9)。

手术方法
1.作“匚”形皮肤切口,要求一刀切透皮肤、筋膜与骨膜(图2-5-10)(视频2-5-7),充分止血后用骨膜剥离器将骨膜完整剥离,然后将切口内的皮肤,筋膜及骨膜一起向外侧翻转,并用生理盐水纱布覆盖保护(图2-5-11)(视频2-5-8)。

图2-5-9 图2-5-10 图2-5-11 图2-5-12

2.额骨作圆锯孔暴露颅腔。在暴露骨板的中央部位作圆锯孔,2.5岁以下的牛额窦尚未发育完全,打开额骨骨板即可显露硬脑膜(图2-5-12)(视频2-5-9)。硬脑膜向外膨出,脑内压甚大,这是虫体在脑内的重要标志。如果硬脑膜下内压不大,硬脑膜不膨出,往往判断有错误。 年龄较大的牛,额窦发育完善,在打开外骨板后,暴露大量的板障窦腔。可用咬骨钳扩大(图2-5-13)外骨板圆锯孔并除去窦腔内骨板障,并用咬骨钳咬透内骨板,暴露硬脑膜。
3.孢囊部位的确定 用有芯腰椎穿刺针,在硬脑膜与脑皮质选一无血管区,向预定孢囊部位由浅入深徐徐进针。针头刺入囊内拔出针芯。由针孔内喷射出无色透明液体(图2-5-14),放液开始呈喷射状流出(视频2-5-10),然后呈点滴状流出,最后流出十分缓慢时,即可拔出针头,但应记住针头刺入的方向与深度。
孢囊穿刺可能有两种意外情况:一是针头刺入脑室,可流出无色透明脑脊髓液,但其排出量常在20~30 ml,即可停止,压力不大,应当注意鉴别。二是针头损伤脑室脉络丛血管,引起脑室内血肿,造成术后长期昏迷状态。穿刺排液减压后,再切开硬脑膜,若在穿刺排液前,切开硬脑膜,因脑内压很大,可引起脑皮层膨出,损伤脑组织,其后果严重。

图2-5-13 图2-5-14 图2-5-15 图2-5-16

4.孢囊取出方法:若孢囊位于硬脑膜下大脑皮质浅层,由于脑内压力向圆锯孔处集中,有时孢囊可自行涌出,虫体位于皮质深部不能自行排出者,可用下述方法取出孢囊:
(1)在硬脑膜上切一小口,根据穿刺针放液时针头刺入的方向与深度,用蚊式止血钳缓慢刺入脑皮质内,推进的方向与深度完全与穿刺针一致,当止血钳到达孢囊时,夹取孢囊,一旦夹住孢囊,应随时捻转钳身(视频2-5-11),随缓慢后退,使孢囊形成索状膜带,由狭窄的脑皮质切口中引出(图2-5-15)。
(2)吸出法:当穿刺排液后,在穿刺针拔出时,用细塑料管或乳胶管,按原穿刺针的方向和深度缓慢插入,管的另一端连接一大空注射器,回抽针栓,使孢囊膜吸附于插入的塑料管或乳胶管内,此时,用力回抽注射器并固定针栓,一旦显露孢囊膜,立即用止血钳夹住,一边捻转一边轻轻向外拉,直至孢囊全部取出(图2-5-16)。
(3)孢囊内注药法 孢囊过深不易手术摘除的孢囊,在穿刺抽出部分液体后,向囊内注射1%碘化钾溶液10ml,即可将虫体杀死,虫体不需取出。
(4)创口处理 孢囊取出后,用带胶管的玻璃注射器吸入青霉素生理盐水,向脑皮质虫体占位处的空腔缓缓冲洗,并将冲洗液彻底排出,用细丝线缝合硬脑膜。皮肤筋膜与骨膜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将其覆盖于额骨面上,进行间断全层缝合闭合切口,外用结系绷带保护(视频2-5-12)。
(5)术后护理 解除手术病牛保定带,扶助牛走出手术室。虫体取出后脑内压降低,多数病牛即可停止转圈运动,但个别病牛手术后转圈反而加剧,经过2~4天后转圈逐渐减少至消失,反刍与视力逐渐恢复正常。
术后3~4天内使用青霉素链霉素肌肉注射,以预防术部的感染。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