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棘头虫病(Macracanthorhynchosis)是由蛭形巨吻棘头虫寄生于猪小肠引起的,也可感染野猪、犬和猫,偶见于人。我国各地普遍发生。
病原 巨吻棘头虫是一种大形虫体,呈灰白色或淡红色。雄虫长7~15cm,雌虫长30~80cm。前端粗大,后端较细,体表有明显的环状皱纹。身体的前端有一个棒状的吻突,吻突上有许多向后弯曲的小钩。寄生时,吻突插入黏膜,甚至穿透黏膜层。虫卵呈椭圆形,暗棕色,卵壳上布满着斑点状的小穴,颇似桃核。虫卵大小为89~100μm×42~56μm。
当虫卵随粪便排出后,被中间宿主—金龟子的幼虫(蛴螬)吞食,在其体内发育为感染幼虫。猪在拱土时吞食含有感染幼虫的蛴螬或金龟子时即遭感染。自幼虫侵入猪体到发育为成虫约需3~4个月。虫体可在猪体内寄生10~24个月。
流行病学 雌虫在小肠中产卵,每条雌虫每天可排卵25万个以上,并持续排卵10个月。虫卵卵壳厚,对外界环境中各种不利因素的抵抗力很强,在高温、低湿及干燥的气候条件下均可长时间存活。
本病主要感染8~10月龄猪,在流行严重的地区感染率可高达60%~80%。常呈地方性流行。本病的感染季节与中间宿主金龟子的活动季节是一致的。金龟子一般出现在早春至6~7月份,因此春夏季为猪棘头虫病的感染季节。放牧猪比舍饲猪感染率高,后备猪较仔猪感染率高。
临床症状 轻度感染(虫体数量少于15条)时不显症状。重度感染时可见消化障碍、腹痛、食欲减退、下痢和粪中带血等症状。猪只生长发育停滞、消瘦和贫血。当患猪由于肠穿孔而继发腹膜炎时体温上升、不食,可卧地抽搐而死。
剖检时可见消瘦、黏膜苍白。在空肠和回肠的浆膜上有灰黄色或暗红色的小结节,其周围有红色充血带。肠黏膜发炎。严重的可见到肠壁穿孔,吻突穿过肠壁,咬着在附近的浆膜上,并引起粘连。肠壁增厚,有溃疡病灶。严重感染时,肠道塞满虫体,有时因肠破裂而导致死亡。
诊断鉴别 (1)生前可用反复沉淀法或硫代硫酸钠饱和溶液漂浮法进行粪检,找到虫卵。其中以反复沉淀法效果较好。 (2)死后剖检可在小肠壁上找到虫体。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将棘头虫误认为猪蛔虫。两者的区别是:蛔虫体表光滑,游离在肠腔中,虫体多时常聚集成团;而棘头虫体表有环状皱纹,以吻突深深地固着在肠壁上,不聚集成团。
防制措施
一、治疗左咪唑驱虫,剂量为千克体重15~20mg,拌入饲料喂服,对成虫有效。丙硫咪唑驱虫也有一定的作用。
二、预防(1)病猪粪便应堆集发酵,以杀灭虫卵。(2)在疾病流行地区,严格控制放牧,尽量减少食入蛴螬或金龟子的机会。(3)在猪场以外的适宜地点设置诱虫灯,可以捕杀金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