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仔猪在断奶后1周内出现体重负增长的现象称为仔猪断奶后全身消耗性消瘦综合症。该综合症对仔猪保育期的生长状况和成活率以及日后的生长发育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总结该病的预防措施供大家参考。 |
一、抓好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提高仔猪的初生重和母猪的泌乳率
传统的怀孕母猪饲养模式是“抓两头顾中间”。此法在时间的划分上比较笼统,攻胎时间不容易把握。攻胎过早会造成母猪过肥,后期采食量减少,影响仔猪胚胎期的增重和乳腺的发育。根据胚胎和乳腺的发育规律,我们可以把怀孕期划分成5个阶段进行饲养,以提高仔猪的初生重和母猪的泌乳率,从而获得较好的仔猪初生体重。其阶段划分和饲喂要求是:怀孕4~30天,每天投料1.8~2.5公斤;31~60天,每天1.2~1.8公斤;61~85天,每天 1.8~2.5公斤;86~100天,每天2.8~3公斤;101天至产前2天,每天3.5~4公斤。
二、对仔猪早期保温、补铁、补料
仔猪早期保温、补铁、补料,可以增强仔猪体质,锻炼仔猪的胃肠功能,减少肠道病的发生。断奶时仔猪个体大,胃肠机能完善,消化功能好,采食量大,断奶后全身消耗少。一般在仔猪出生后即进行保温,1~3日龄补铁,5日龄开始补料,18日龄左右开始正常采食,再过1周后基本上可以断奶。
三、执行周制管理,防止不同周龄的仔猪混群
周制管理是指猪场的生产运作按周来管理。定好1周内哪天调整猪群,哪天把保育舍的猪转到肉猪舍,哪天断奶,哪天把仔猪转进保育舍,哪天消毒猪舍等事先都应做好计划,周而复始地进行,力求把同1周龄的仔猪同时断奶和并群,以避免不同周龄所发疾病的交叉感染和个体差异引起的大欺小、强凌弱的现象。
四、减少应激
断奶应激和新环境的应激,容易引起猪采食和睡眠不正常,甚至发病,从而引起身体消耗。仔猪接近断奶期时,可以人工减少母猪的哺乳次数,或降低母猪营养水平及采食量,使之把注意力转向饲料,避免突然断奶而引起的剧烈应激。同时保育舍应尽量造成干爽、保温、清洁的环境,使仔猪感到舒适,从而减少新环境的应激。
五、全进全出
有些人喜欢把弱小的保育仔猪留栏饲养,这样就出现不同周龄的猪混群现象,也不利于猪栏的彻底消毒。断奶后的仔猪的发病率高,因而仔猪消耗大,采用全进全出就能有效地克服。
六、加强营养,防止发病
仔猪断奶前几天,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葡萄糖、红糖、奶粉等来补充仔猪的能量,从而减少仔猪体能的消耗。同时还可以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一些防治下痢、呼吸道病等的药物,防止仔猪发病。
七、加强管理,搞好卫生
在饲养管理上,要使仔猪尽快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通过调教使之吃、拉、睡三点定位。投料应少喂勤添,力求天天饱、头头饱、餐餐饱,如出现生长不均匀应尽快调群或喂后留栏,加料补餐,使之生长均匀。一般按猪栏设计,以18~25头为一群。
八、及时处理病、弱、残猪
对个别病、弱、残猪要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治疗和个别优饲,确实没有多大价值的病弱残猪应尽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