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调整日粮维生素E供给预防猪黄脂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1-14  来源:新牧网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146

猪黄脂病俗称“猪黄膘”,指猪体内脂肪组织为蜡样质的黄色颗粒沉着,呈现出黄色,并伴有特殊的鱼腥味或蛹臭味,影响肉质。饲料中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含量过多,或缺乏维生素E所致。长期饲喂变质的鱼粉、鱼肝油下脚料、鱼类加工时的废弃物、蚕蛹等,易发生黄脂。遗传因素以及饲喂含天然黄色素较丰富的饲料,也可能产生黄脂。

皮下及腹腔脂肪呈黄色或黄褐色,可闻到腥臭味,变黄较为明显的部位是肾周、下腹、骨盆腔、肛周、口角、耳根、眼周及股内侧的脂肪。黄脂具有鱼腥味,加热更明显。骨骼肌、心肌呈灰白色,肝脏呈黄褐色,脂肪变性,淋巴结肿胀、水肿。肾脏呈灰红色,胃肠黏膜充血。

应做好品种的选育工作,即淘汰黄脂病的易发品种,选育抗该病的品种。合理调整日粮,增加维生素E供给,减少饲料中不饱和脂肪酸的高油脂成分,将日粮中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的饲料限制在10%以内。禁喂鱼粉或蚕蛹。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每头每日500~700mg,或加入6%的干燥小麦芽、30%米糠,也有预防效果。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