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水产 » 正文

乌鳢高效生态养殖模式与关键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1-13  来源:中国渔业报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332

乌鳢,俗称有黑鱼、生鱼、斑鱼、蛇头鱼等。乌鳢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有去淤生肌、滋补调养的药用功能,被人们视为“鱼中珍品”。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乌鳢养殖规模小,效益低,严重制约了这一产业的发展。2011年,东昌府区承担实施了山东省农业推广项目“乌鳢高效生态养殖模式与关键技术推广”,为东昌府区乌鳢养殖高产高效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此项目共推广乌鳢池塘养殖面积5038亩,平均亩产2042.1千克;平均亩效益从7736元增加到8900元,增长15%,全面完成了项目任务指标。其主要技术如下:

池塘建设及水源条件

1.池塘条件:项目区乌鳢养殖主要采用集约化养殖集成模式,池塘多采用土池,池深2米~2.5米,水深1.5米~2米,塘埂顶面要高于水面50厘米以上。池塘大小一般在1亩~5亩。

2.防逃设施:在池塘的进水口和排水口做好严格的防逃设施,池塘四周的塘埂上用竹篱笆或鱼网围拦,防止乌鳢跳上堤岸。

3.水源水质要求:养殖乌鳢的水源多采用河水、地下井水,地下井水要先经过曝气后再使用。水质要求中性或碱性,pH值为7~8.5。

放养前的准备

1.清塘消毒:在养殖前必须做好池塘的清整工作。抽干池水,铲除过多淤泥。放养前前15天~20天左右,每亩用生石灰100千克~150千克,现化现用,均匀地泼洒在池塘的每一角落,曝晒1周后进水,进水10天后可以放养鱼种。

2.水草种植:在池水面的四周种上飘浮性水草,如水花生等,供乌鳢捕食、栖息,还可调节水质。宽度约在0.8米~l米,一般水草面积不超过水面的20%~25%。

3.苗种的选择与放养:鱼种的选择要求体质健壮,体表色泽鲜艳,鳞片完整,活动力强,对外界刺激反应敏捷,并且规格整齐。放养选用的鱼种是10厘米以上的隔年鱼种,多数在16厘米~20厘米,一般放养后需经过1次~2次的分养。放养一般在1月~3月进行。一般放16厘米~20厘米的鱼种每亩2000尾~2500尾。在乌鳢精养池适量搭配不同食性,不同栖息水层中的鲢鱼、鳙鱼等,规格为每尾0.2千克左右,放养密度为每亩100尾,调控池塘水质,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部分养殖户搭配了大规格鲫鱼鱼种,放养密度为每亩25尾~50尾。

养成管理1.水质管理与调节

在乌鳢集约化养殖的情况下,残饵、排泄物多,这些有机物沉积于池塘底部,作无氧发酵分解,常产生硫化氢、甲烷、亚硝基盐及氨氮等有害物质,使水质恶化。不仅有害于乌鳢的生长,还会导致乌鳢中毒及发生疾病。尤其是高温季节,水质变化快,容易发臭变黑。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定时换水。3月~5月每15天换水l次,换水量为池水的33%。随着鱼体的长大,6月~9月每10天换水l次,换水量为池水的40%,具体看水质变化灵活掌握。冬季和高温季节水位要升高,保持水温的相对稳定性。

(2)泼洒生石灰。养殖期间每15天泼洒生石灰一次,消毒水体,生石灰用量为每立方米15克~20克,适时开启增氧机增氧、曝气,保持池水溶氧量在每升5毫克以上。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厘米~30厘米,池塘水色为油绿(绿豆青)色。

(3)生物调节。池塘中要保持一定面积的水草。水草对于增加溶氧、净化水质有重要作用,可有效吸附水中氨氮,降低毒性。在高温季节,保持水草面积占池塘水面的30%,天气转凉后,逐渐捞除水草,使其面积占10%左右。池中养殖部分小型鱼类,为乌鳢提供部分鲜活饵料,可减少饵料投喂量,有效降低水质恶化程度。加强水草管理,防止水草蔓延,及时捞除腐烂水草,防止污染水质。

(4)采用微生态制剂。定期使用EM菌,维持池塘微生态平衡,改善水质环境。同时,降氨氮用枯草芽孢杆菌,降亚硝酸盐用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每隔20天左右全池泼洒一次,能够有效地改善池塘底部环境。

2.饲料投喂管理

(1)饲料的选择:乌鳢是肉食性鱼类。养殖中主要选用的是动物性饲料,以新鲜的冰冻海水野杂鱼或淡水野杂鱼为主。人工配合饲料选用的是乌鳢专用绿色全价配合饲料,而且符合无公害养殖要求,不过期、无霉变。

(2)投饵技术:投饲要坚持“四定”、“四看”。“四定”是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四看”即看季节、看水色、看天气、看乌鳢吃食活动情况,以决定投饵量。投饲一般为每天2次,上午、下午各1次,上午8时~9时,下午4时~5时。动物性饲料要抛在投饲筐架内。投饲筐架用网片、竹子做成方形,固定在水面上,约9平方米~16平方米,面积大小根据池塘大小而定,安置在距离池边1米~1.5米处,沉入水下30厘米。投饲量根据乌鳢的规格大小略有调整。鱼种放养初期,鱼体小,投喂小杂鱼时按鱼重的8%~10%,随着鱼体生长而投饲率逐渐下降,一般鱼种长到150克左右,降至6%,以后基本上按鱼体重的5%~6%投饲。

3.病害防治

在乌鳢的病害防治中,应遵循“环境调控,消毒防病,防重于治”的原则,坚持生态调节与科学用药相结合,以生态调控防病为主,药物治疗为辅,从增强鱼体抗病能力着手,控制发病率,提高成活率。

(1)严格清塘消毒,且鱼种在放养前必须经过严格消毒,用2%~3%盐水浸泡10分钟~15分钟,清除病原。放养、分养、捕捞、运输时,操作谨慎细心,防止损伤鱼体。如鱼体受伤时用3%~4%浓度的氯化钠水清洗消毒,可防治水霉病。

(2)科学投饵。采用动物性饵料投喂,容易败坏水质,所以要掌握好投饲量,并定期打扫食台。鲜动物饲料一定要新鲜洁净、适口,配合饲料要营养全面、均衡。同时可在配合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矿物质、维生素C、中草药等,如高温季节在乌鳢的饲料中拌入大蒜素,用药量为每千克20毫克~50毫克,每15天投喂一次,对于增强鱼体体质、防治疾病有积极作用。

(3)加强水质管理。每天清洗食台,及时捞除水中的剩饵残渣、死鱼等,定期用药对水体、食台、渔具等进行消毒。换水时温差不要超过4℃,加强水源监测,谨防有污染的水进入鱼池。定期用生石灰、二氧化氯等药物消毒水体;定期使用EM菌、底质改良剂等微生物制剂,全池泼洒,改善水质。

(4)在疾病预防上,更要重视饲料和环境理化因素。把好饲料关,保持水质良好,预防乌鳢发病。一旦发现鱼病,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的鱼用药物及时对症治疗,并注意相应的休药期,以确保产品安全。

日常管理

1.巡塘。每天早、晚各巡塘一次,观察乌鳢的摄食、活动情况和水质变化情况等,以此决定投饵的数量以及是否要加水、用药等,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特别是出现炎热天气、阴雨天气等更要加强巡塘。如水质恶变就要及时更换水体,清洗食台;水草生长过盛,要清除一部分;有浮头预兆出现要及时增氧;检查塘基有无渗漏,防逃设施是否完好等。

2.做好生产记录和用药记录。应建立日记,按时测定水温,溶氧量,记录天气变化情况,投饵数量,注排水和鱼的活动情况等,如发现病鱼、死鱼要及时捞出深埋,并找出原因,采取对应措施。

成鱼收获及测产结果分析

1.由于乌鳢养成周期短,当水温下降至15℃时,乌鳢摄食明显减少,就可起捕。捕大留小,适时上市。少量起捕可据乌鳢喜欢戏水的特点,于进水口处设置张网,并加注新水,诱其进入网内捕获。全部起捕时,应逐步将池水放干,使乌鳢集中到鱼沟内,然后进行捉捕,最后翻泥将钻进泥土的乌鳢捕获。

2.测产结果及分析。2011年11月专家组现场取样测产池塘26亩,测量乌鳢30尾,平均全长47.4厘米,平均体重1213克;成活率94.8%,总产59796千克,平均亩产2299千克。由于理论测产与实际产量存在一定的误差,根据东昌府区历年测产与实际产量的关系推算,预计整个项目区5038亩养殖水面产乌鳢1.0288万吨,平均每亩2042.1千克;实现产值21600万元,平均每亩4.3万元;实现经济效益4500万元,平均每亩0.89万元。整个项目区比实施前增加经济效益586万元(平均每亩1164元),效益增长15%。由此说明项目区乌鳢高效生态养殖模式与关键技术的推广取得了显著增产效果。

乌鳢属淡水鱼中较名贵的水产品,价格在家鱼之上,而且用途广泛,在养殖中具有对环境适应性强、病害少、生长快等优势。近年来,乌鳢已成为人工养殖的名优品种之一,其发展前景广阔。在整个养殖期间,项目区采用了水质生态调控技术、底泥微生物生态改良技术、绿色高效饲料选择与投饲控制技术、营养免疫调控与病害生态防控技术等一系列技术措施,使乌鳢始终处于自然生态条件下生长发育,没有使用任何违禁化学药物,保证了所产乌鳢达到了无公害水产品质量标准。总之,通过技术的应用,达到生态健康养殖乌鳢的目的。采用这种模式的关键点:一是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池塘中种草投鱼,起到了调节水质,促进整个水体自身良性循环的作用;二是选择优质苗种,放养密度适宜且苗种规格整齐;三是饵料投喂充足,防止因饵料不足而自相残杀;四是生态调控防病,增强了乌鳢鱼体免疫力,提高了成活率。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