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如何防制禽衣原体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1-07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41

一、病原

又名鸟疫、鹦鹉热。为鹦鹉衣原体,首次在鹦鹉中发现该病。衣原体是细胞内寄生物。有沙眼、肺炎和鹦鹉热三种衣原体。是专性寄生微生物,只能在活细胞内繁殖。

二、流行特点

衣原体病是火鸡、鸭、鸽、鹅、鸡以及许多笼鸟、野鸟、候鸟(海鸥、野鸭、鹭等)的传染病。幼禽比成禽易感,出现临诊症状也早,死亡率也高。传染呈流行性或者地方流行性。隐性感染带菌禽以及中间禽类宿主是主要传染源。经口和呼吸道感染,易感动物与病禽及带菌禽接触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吸血昆虫、经蛋也可以传播本病。已分离的菌株有两类:一种是强毒株,常由火鸡中分离,呈急性流行,死亡率为10~30;另一种是弱毒株,多由鸭、鸽中分离,呈慢性流行,死亡率为1~4%。对环境抵抗力较强,一般消毒药可将其杀死。

三、主要症状

火鸡可见精神沉郁,虚弱,食欲下降,体温升高,体重减轻,呼吸困难,严重的排出黄绿色胶状粪便,母火鸡产蛋量迅速下降;幼鸽表现厌食,精神萎顿和腹泻,排绿色水粪,有的表现单侧或双侧性结膜炎,眼睑肿胀和鼻炎,呼吸困难,少数脚麻痹,扭颈,肺炎等,发病率达40%,死亡率5%左右;鸭可见颤抖,眼、鼻有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腹泻,关节肿大,跛行,发病率10~80%,死亡率可达30%;鸡发病较少,表现症状不明显,国内曾严重暴发,有一般症状;鹅表现的临诊症状与鸭基本相似。弱毒株引起各种禽类的感染,多呈慢性经过,死亡率也很低。

四、剖检特征

火鸡呈纤维素性心包炎,纤维素性气囊炎和支气管炎,肺淤血并常伴有纤维素性肺炎,有时有纤维素性肝周炎,肝肿大绿色,脾脏肿大充血,常带有白色坏死灶。且有肠炎等。

鸽子发生结膜炎,眼睑肿胀并有结痂,鼻腔和气管有粘性分泌物,气囊壁增厚。笼鸟脾脏肿大,并内含珠状病灶,肝肿大褪色并有坏死点。气囊、心包充血、出血和消化道充血、出血,肾肿大增生,泄殖腔有尿酸盐沉着。

鸭可见胸肌萎缩,全身性浆膜炎,常见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心包炎、肝、脾肿大,有的肝、脾上有灰黄色坏死灶。鼻腔和气管中有粘稠物。胸腔、腹腔、心包腔和气囊有多量混浊的炎性分泌物。

五、实验室诊断

取新鲜渗出物、气囊或心包膜表现病灶制备的抹片,姬姆萨染色后镜检,可发现衣原体呈紫红色,为大小不一的球状微生物,找到包涵体可确诊。血清学反应用补体结合反应和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

六、防制要点

(1)禽衣原体目前还没有疫苗用于预防,所以对鸡舍设备环境的消毒和清洁以及不接触病菌是防止家禽发病的重要途径。

(2)家禽应避免与其他鸟、动物及其排泄物接触,以控制一节可能的传染来源。

(3)新引进的禽类,必须隔离观察,作血清学检测后,确认无病才可合群饲养。

(4)金霉素混饲,含量为1%,连用30~45天,因该药半衰期为3~4小时,故不能饮水、注射等。强力霉素给禽类胸肌注射75~100毫克/千克体重的剂量,在45天内注射8~10次可发挥作用;口服量为8~25毫克/千克体重,每天2次,连用30~45天;重病可按10~100毫克/千克体重剂量静脉注射1~2次,然后转入口服剂量。泰乐菌素可用于治疗。

(5)由于人类也能感染该病,当饲养、防制和剖检病禽时,必须注意个人防护和防止污染周围环境。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