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特种养殖 » 正文

中西兽医结合治疗马皮下蜂窝织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10-28  来源:当代畜禽养殖业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274
  马皮下蜂窝织炎是发生在马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内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炎症,以四肢皮下肿胀、剧烈疼痛、机能障碍显著并伴有全身症状为特征。西兽医认为,该病主要是溶血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感染所致;中兽医则认为皮下蜂窝织炎(痈肿)是由外感六淫或内热壅盛,侵入肌肤、经络,使患部气滞血瘀而致该病。笔者采用中西兽医结合治疗马皮下蜂窝织炎5例,均取得痊愈效果。 
  1 症状及诊断
  马的患部初期出现灼热、剧痛、肿胀症状,随即肿胀发展迅速,呈弥漫性,与周围界限不清,具有坚实感,皮肤紧张,无移动性;患畜精神沉郁,体温升高,口色红。后期肿胀渐趋局限,触摸有波动感,有时破溃流脓。用消毒针头取患部组织液抹片,作革兰氏染色,镜检时视野中可见串珠状G+球菌和卵圆形葡萄状G+球菌,据此确诊为蜂窝织炎。
  2 治疗原则
  ①抗菌消炎。选用红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对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进行全身或局部用药。根据病情的发展,还可用0.25%普鲁卡因青霉素溶液对病灶周围作环状封闭。
  ②活血祛瘀、清热解毒、通络消肿。内治用五味消毒饮 (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加减,外治用丁茄、大黄、木芙蓉、紫茉莉叶共捣烂,加适量白酒调膏敷患部。
  ③手术治疗。为了防止发生广泛性坏死,在肿胀最明显处做多个切口,用纱布条引流。当局部形成脓肿时,应及时切开排脓,切开后的创口按化脓创处理。
  3 病例
  西昌市四合乡沙某饲养的马患病,行走困难。2004年3月12日前来就诊。
  3.1 症状
  建昌母马1匹,体重约为260kg。能采食牧草,精神萎顿,粪便呈团状,尿量正常带黄色。左后肢跗关节肿胀,不能负重,行走困难,呈跛行。触诊患部内侧有热感,疼痛,体温39.5℃,局部被毛未脱落,肿胀部波动不明显,患部有1条长约1cm、深2cm的伤痕。
  3.2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患部有伤痕,疑为蜂窝织炎。用消毒针头取患部组织液抹片,革兰氏染色。镜检时视野中可见串珠状G+球菌和卵圆形葡萄状G+球菌,确诊为马皮下蜂窝织炎。
  3.3 治疗
  硫酸庆大霉素20万Iu×3、速效解热镇痛灵10×2.1次颈部肌肉注射,每日2次。外用丁茄、木芙蓉叶、紫茉莉叶各50g大黄25g,共捣烂,加适量白酒敷患部,避开伤口包扎。内服用银花、野菊花、紫背天葵、红花、桃仁各、酒大黄各20g,蒲公英、紫花地丁各25g,甘草15g,共捣碎,温开水冲调灌服,每天1次。每日按上述方案用药,4天后痊愈。
  3.4 体会 
   ①该病马患部有伤口,镜检出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患马未出现“木马”症状和皮肤坏死症状,可排除破伤风梭菌病和坏死杆菌,结合临床症状,诊断为马皮下蜂窝织炎。
  ②针对病因对症治疗,采用硫酸庆大霉素按每千克体重1~2mg(0.1~0.2万Iu)肌肉注射,对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有杀菌功效。配合速效解热镇痛灵对症解热镇痛见效快。
  ③外用中药方剂有镇痛、活血祛瘀、通络消肿之功效;内服中药方剂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通络消肿之功效。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