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导致母猪受胎率低的几种疾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12-06  来源:猪价格网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203

猪附红细胞体病

该病各个年龄段的猪均可感染,母猪感染该病后会引起贫血,消瘦,拉稀,流产,死胎,受胎率低。预防该病主要应搞好夏季猪舍内的清洁卫生,消灭蚊蝇及其吸血昆虫,防止吸血昆虫对母猪的叮咬而传播该病。

乙型脑炎

该病主要是蚊蝇传播,夏季多发。公猪感染乙型脑炎后,主要表现为睾丸炎,性机能减退,精液品质下降;母猪感染乙型脑炎后,除母猪易发生急性流产外,经产母猪血液中抗体高,则表现为配种困难,流产,产死胎等。一般母猪产死胎、木乃伊,新生仔猪的死亡率均超过40%,经产母猪则在20%左右。预防乙性脑炎,一般对种公猪春秋各免疫乙性脑炎疫苗一次,对后备母猪应间隔3周重复免疫一次。

钩端螺旋体病

该病能引起怀孕母猪的胎儿死亡、流产和降低仔猪的存活率。该病的潜期为1周~2周,母猪在怀孕第一个月感染,胎儿一般不受影响,第二个月感染,则引起胎儿死亡,母猪流产和产木乃伊,第三个月感染则引起母猪流产、产弱仔和降低仔猪的存活率。预防钩端螺旋体病,在常发病地区可在母猪配种前免疫钩端螺旋体菌苗,病源体未定型时,应对母猪接种多价苗。

鹦鹉热衣原体病

该病一般呈地方性流行。患有该病的病猪及其潜伏感染猪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可带毒传染,该病可危害各个年龄段的猪,但对妊娠母猪最为敏感,病原可通过胎盘屏障渗透到子宫内,导致胎儿死亡。一般初产母猪、青年母猪不仅发病症状显著,而且发病率相对较高,而经产母猪一般发病症状不明显,仅出现产死胎现象。预防鹦鹉热衣原体病应以防范该病传入为重点,呈地方性流行的地区,应从乳猪到种猪免疫衣原体疫苗。

布氏杆菌病

该病易感染成年公猪和成年母猪,导致公猪急性或慢性睾丸炎和副睾炎;导致母猪流产,产死胎、弱胎。预防该病应以防范该病传入为重点,在该病流行的老疫区,应加强种猪的普查普治,并定期免疫接种疫苗。

蓝耳病(猪繁殖呼吸障碍综合征)

该病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内的仔猪易感染,母猪表现消瘦,厌食,腹部,乳房发蓝,流产,早产,产死胎和弱胎。预防该病应以防范该病传入为重点,可在母猪断奶前后免疫接种蓝耳病疫苗,每头母猪3毫升即可。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