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禽流感的疫苗防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11-19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274

流感病毒水平传播效率极高,其致病力变异极为复杂,并且对其机制迄今知之甚少,禽流感的弱毒疫苗自然成为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望。传统的灭活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性,是禽流感防制的主动措施,关键环节和最后防线。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禽流感防制中都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1995年墨西哥禽流感发生后的3年内,该国使用了8亿5千万羽份的灭活疫苗,从而有效控制了疫情。目前,我国针对已分离鉴定的所有不同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灭活疫苗已经研制成功,并均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其中的H9亚型禽流感灭活苗已在我国吉林、浙江、河南、河北等省市开展了区域试验,应用达2000余万羽份,对我国广泛存在的H9亚型禽流感局部疫情的控制起到了积极作用。

禽流感灭活苗的使用,在控制疫情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疫病监测中区分疫苗免疫与自然感染的难度,全面的综合防疫措施与基因工程相结合才是我国禽流感防制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在禽流感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方面也取得了一批具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其中,采用H5亚型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基因,经杆状病毒表达,构建了H5亚型基因重组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亚单位疫苗,初步动物试验结果已显示出良好的免疫保护原性;以脂质体转染技术构建了H7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性基因重组鸡痘病毒,并对其进行了免疫保护性研究,结果表明,H7亚型AIV HA基因的重组禽痘病毒可诱导鸡产生有效的免疫保护反应,肠道排毒显著减少;近期H5亚型AIV HA基因重组禽痘病毒在动物试验中也显示出良好的免疫保护反应,在这两项研究的基础上,H5和H7亚型HA基因重组禽痘病毒载体疫苗即将获得成功。

DNA疫苗作为90年代刚刚兴起的新型疫苗策略已在禽流感防制上显示出极为光明的前景,我国研制的H7亚型血凝素基因DNA疫苗在极小的使用剂量下即可成功诱导免疫保护反应,并有效阻断同源低致病力禽流感病毒在机体内的感染和排毒;研制的H5亚型血凝素基因DNA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肌肉注射途径即可达到对同源强毒攻击的免疫保护,并能有效阻断免疫保护存活鸡机体的排毒。我国开展的上述基因工程疫苗防制禽流感的基础性研究,为我国禽流感基因工程疫苗的开发与应用奠定了技术储备。使我国应用禽流感基因工程疫苗,清除鸡群中流行的具有潜在高致病突变可能的H5、H7低致病力禽流感病毒及目前流行广泛、危害严重的中、低致病力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防制策略成为可能。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