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水产 » 正文

南美白对虾疾病防治技术及安全用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11-03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605

一、虾病的正确诊断

虾类是底栖性水生动物,平时大部分时间均栖息于水层的底部,除了幼体期或为了受食以及不正常现象发生时,才会有浮游现象,正因为对虾生活在海水中,它的一切活动人们不易掌握,患病后的情况也是如此。因此,养殖业者,首先每天要留意对虾的活动情况,如果发现清晨虾靠岸边静伏;虾集于下风处,无力漂浮;虾行动迟缓,反应不灵敏等,那虾就有患病的可能了。其次在投饵时,除了留意进食情况外,要观察体色的变化。健康虾体色晶莹亮丽、色泽透明,如果病虾或将要发病的虾体色会有明显的变化,体色变红、变蓝或转淡、变深都不是健康的现象。尤其是鳃部或肝脏会有明显的色泽变化、肿大或萎缩。由上述现象很容易诊断对虾是否患病,一旦发现病虾、死虾,往往它的食欲下降,这就给治疗增加了一定困难,如不马上采取措施,控制病情,病虾很可能会因病情加重而死亡,病源也会乘机加快传播,严重时很可能蔓延全池、产生严重后果。只有对虾病的早期发现,病虾还有一定的摄食能力、及时投喂药饵,才能进行体内的治疗,不然单靠外用药,对池塘水体消毒、对虾疾病不易被控制。因此,早发现不正常的现象,早做处理,才是减少损失的关键,平日应注意水中浮游生物变化,及水质底质科学调控比较重要。

虾病诊断除了由外观及病状的判断外,比较正确的方法是利用组织病理变化的镜检,才能使虾病诊断工作更为准确。但这并非是一般养殖户所能做到的。因此,一般养殖户除将怀疑的病虾送有条件的化验室或科研部门进行镜检诊断外,还可根据虾的排泄物做为诊断病虾的依据,养殖户可用观察网内粪便之有无或颜色而加判断,如提起观察网时可见虾粪便比无粪便残留健康状况为佳,若粪便呈红色,则可能因吞食死虾或病虾而引起的,应特别注意以排出粗、长之粪便者其健康较佳。

二、安全用药

当虾发病后,要对症选药,并正确用药。任何一种药物都不能包治百病,如果使用不当不仅不能防治疾病,甚至还可能使疾病加重。稍有不慎就会发生药害事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不同的药物针对不同的虾病才能起到作用。因此,在选用药物时应注意种间差异,不仅要注意所选药对患病对虾的安全性,也要考虑对未患病对虾的安全性。一般来讲,虾病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病毒性疾病,此种病发病率较高,若是感染病毒就很难治愈,应以预防与治疗相结合,在购苗时要筛选不带病毒的虾苗,减少换水量甚至不用换水,有效的使用微生物控制剂,相对地减少病毒入侵机会,当疾病刚发生时除进行水体消毒,再添加免疫多糖或“Vc”以增强虾体自身的抵抗力。也可在饵料中添加0.05%--0.08%恩诺沙星连续投喂45天。第二类是细菌性虾病应使用抗菌类药物内服加外消,内服药可用0.05%0.5%土霉素制成药饵连续投喂5天,外用药可用二氧化氯或漂白粉进行药浴消毒。第三类为寄生虫病则应选用甲虫类药物全池消毒。在选择药物时应注意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来防治某一种或某一类疾病,以免使病原体产生抗药性,从而导致药效减退甚至无效。同时注意药物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药物使用时应注意各药物之有效成份及其使用方法及安全浓度。因为对虾长期生活在复杂的水环境中,而水体各理化因子,如温度、盐度、酸碱度、氨氮的有机物质的含量,以及生物密度等都是影响药效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讲药效随盐度的升高而降低,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通常温度每升高10℃药效可提高1倍左右,尤其是全池泼洒药物的效果与水温溶氧更密切相关。一般用药应选择晴天午后用药,这时药效快、药效强、作用小。

通常使用药浓度是1立方水体用药量为1克,也就是用药浓度是几个ppm、药量就是几克,那么用药量(克);水体积(立方米)x用药浓度(ppm),如某虾池的水面长为100米,水面宽50米,平均水深为1米,若使用浓度为2ppm的药物,全池泼洒进行防病治疗,其用药量的计算是(1)虾池面积二100x50=5000(平方米);(2)虾池的水体积=5000x1=5000(立方米);(3)用药量=5000x2=10000克:10公斤。内服药一般按虾体重计算,前提是要准确地掌握被治疗对虾的存塘量,根据药物说明的用药量,计算出每千克虾用药量,按药说明计算出每100千克饵料添加多少克药物,进行内服药饵料治疗,至于使用的疗程多少,则以病情轻重和病情缓急而定,对病情重和持续时间长的对虾疾病应使用2--3个疗程,否则治疗不彻底疾病易复发:如果粗略的估算,随意使用药物,常会过量从而发生药害事故。导致养殖失败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广大养虾业者应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对虾防病治病的新方法。不要一见到死虾或病虾就误认为是病毒病,只好束手等死或抢救,其实很多疾病是可以治疗和挽救的,关键是应准确的诊断,科学而又及时的用药,即便最厉害的对虾白斑杆状病毒病也是有可能让其缓发或带病毒而不发病。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