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母猪产瘫及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11-03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280

生产瘫痪包括产前瘫痪和产后瘫痪,以行走不稳、站立困难或卧地不起为特征。产前瘫痪主要是由于母猪在怀孕后期缺乏矿物质、蛋白质、维生素等,其次是母猪年老体弱、缺乏运动,或怀孕后期胎儿迅速增大,母猪后躯负荷增加,以至发生运动机能障碍。产后瘫痪主要是母猪产道或骨盆神经在分娩过程受损伤。病猪的体温一般正常。

产前瘫痪发生于产前数周以内。病初表现为两后肢无力,常交替踏步,不愿行走,逐渐发展到站立困难,严重者卧地不起,时间一久可发生肌肉萎缩。产后瘫痪多发生于分娩后1—2天内,也见于哺乳开始后1—2周内,症状主要是后肢无力,不能站立。猪一般发生产后瘫痪较多。

怀孕母猪要经常晒太阳,饲喂适量的青绿饲料,怀孕后期在饲料中加入1%石粉或粗制碳酸钙及1%食盐,1%—2%肉粉骨粉等,或在运动场内放一些蚌壳粉或蛋壳粉,让母猪自由采食,对预防该病有较好的作用。治疗时加强护理,防止发生褥疮。对轻度瘫痪母猪可试用静脉注射50—100毫升10%葡萄粮酸钙(可加入5%葡萄糖盐水250—500毫升),每日1—2次。同时可肌肉注射10—30毫升维丁胶性钙,但疗效不确切。为刺激后肢血液循环,每日按摩患肢或涂拭10%樟脑油精或四三一合剂。经治疗无效的母猪给予淘汰。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