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生期的管理(1~7周龄) 这一时期羔羊身体弱,各种器官的机能尚不健全,适应能力差, 抵抗力弱,神经反应迟钝,容易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而发生某些疾病, 特别是消化道粘膜易受病菌的侵袭,发生消化道疾病。这一时期羔羊的管理要点有:
1.要使羔羊及早吃好初乳 母羊产后第一周分泌的乳叫初乳。初乳浓度大,营养丰富, 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母源抗体)和丰富的矿物质元素,可增强羔羊体质及抗病力,促进胎粪排泄,提高日增重和成活率, 是新生羔羊不可缺少的非常理想的天然食物。应保证羔羊在出生后1小时内吃到初乳。对于缺奶羔羊和孤羔要找保姆羊代乳或进行人工哺乳。
2.加强羔羊的卫生保健工作 羔羊出生后一周内最容易发生痢疾,此时应十分注意其饮食卫生,特别是对人工哺乳的羔羊。冬季要注意保暖,防风,防止羔羊受冻;夏季要注意通风,防暑降温。羔棚垫草要勤换, 圈舍要勤打扫,保持舍内干燥、清洁卫生。
二、哺乳期的饲养管理(8~60日龄) 哺乳前期必须喂足够的全奶,但随着羔羊日龄的增长必须及时补饲。 羔羊7~10日龄时用炒熟并磨成粉的大豆、蚕豆、豌豆撒于饲槽内进行诱食,10~15日龄补草,15~20日龄补料。草、料以新鲜优质的细嫩牧草、 胡萝卜为主,精料中的粗蛋白质含量不低于20%。羔羊补饲应单独进行,当羔羊的日补饲量达到100克左右时,可用混合精料进行补饲。羔羊的补饲应注意:尽可能提早补饲;当羔羊习惯采食草料后,所用的草料要多样化、营养好、易消化;饲喂时要做到少食多餐,避免羔羊伤食;要做到定时、定量、定点、 定人饲喂,以使羔羊形成好的条件反射和避免不良应激; 保证饲槽和饮水的清洁、卫生。此期还要适时给羔羊去角、去势、分圈、驱虫,搞好防疫注射。出生7天以上的羔羊可随母羊就近放牧,或让其在运动场上自由运动, 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增强体内维生素D和胆固醇的含量,增强羔羊的骨骼发育和体质。母子同牧时,羊群行走要慢些; 冬春寒冷季节放牧时间应选在晴朗天气的中午前后,夏秋季节应选择在早晚天气凉爽时。大小羊要及时分圈,以免造成小羊营养缺乏而大羊营养过剩。
三、断奶期饲养管理(60~120日龄) 2~4月龄羔羊可以断奶转为育成羊或进行羔羊的快速肥育。 羔羊一般采用一次性断奶。断奶具体时间要根据羔羊的月龄、体重、 补饲条件和生产需要等因素综合考虑。在国外工厂化肥羔生产中,羔羊的断奶时间通常为 4~8周龄(1.5月龄左右早期断奶);国内常采用3~4月龄断奶。一般在山羊羔体重达10公斤以上时断奶比较适宜。 给断奶羔羊饲喂的优质饲草,以新鲜的牧草或豆科干草最好, 利用农作物秸秆制成的青贮、氨化、微贮饲料次之。 单喂饲草不能满足羔羊的营养需要,必须补充一定量的精料。混合精料参考配方:玉米50%~55%,豆饼25%~30%,大麦10%~12%,麸皮1.5%~4%,苜蓿粉1%~3%,糖蜜2%~5%,食盐0.5%~1%,碳酸钙0.7%~0.9%,磷酸钙1%~1.8%,无机盐预混剂0.3%。此外, 还要供给羔羊充足清洁的饮水,冬季最好用温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