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副粘病毒病是近年来研究发现的一种新病。某养鹅场购进苗鹅8000只,12天龄注射了抗小鹅瘟血清,20天龄时成活率达98%。不久小鹅陆续发生死亡,17天后死亡300多只,5月7日用0·01%氟哌酸拌料喂饲、青链霉素肌注,但无效。
一、临诊症状 经观察,发现病鹅主要表现为口流粘液,精神萎顿,蹲地不起,拉白色、浅绿色稀粪,少食或拒食。病鹅后期有的出现扭颈、仰头等神经症状,病鹅体重明显减轻。
二、剖检变化 先后剖检10多只病死鹅,病变基本相同,主要为病鹅消瘦,皮肤淤血;肝脏肿大,有针尖大小散在性的白色坏死灶;脾脏肿大,严重坏死,有散在的坏死灶;心肌变性,心包内有黄色积液;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有灰白色痂块,有出血、溃疡;有的腺胃、肌胃出血。
三、实验室检查
1、肝脏、脾脏作组织切片,用姬姆萨氏和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均未发现细菌。
2、将病料送畜牧兽医站检验,确诊为鹅副粘病毒病。
四、防治措施
1、紧急对全群鹅肌注鹅副粘病毒灭活疫苗,每只0·5毫升,同时使用新城疫Ⅳ系苗倍量滴鼻。
2、用百毒杀进行环境、饮水的消毒。
3、全群增喂多种维生素和抗菌病药,主要是速补强力霉素、甲砜霉素等。
五、讨论与体会
1、通过采取上述措施,5天后死亡明显减少,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共死亡1200余只,死亡率为15%。
2、鹅副粘病毒病是今后发展养鹅业必须注意的一种重要疫病,应引起广大养鹅户的高度重视,对种鹅群必须进行鹅副粘病毒油乳剂灭活疫苗的预防接种。
3、该病防治应及早诊断,以预防为主。搞好鹅群免疫接种工作,对已发病的鹅群,使用疫苗紧急接种,病鹅可用康复鹅血清治疗;同时全群喂服多种维生素和抗菌药物,以提高抵抗力,防止继发感染;注意环境卫生,加强消毒,防止重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