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经营发展,需要把很多从事专业(业务和技术)的人才提升到管理者的岗位上。所谓管理者,就是能让别人做得更好的人,也就是通过提高其他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帮助他们改进,从而使他们的工作达到预期效果。所以,越是高层级的管理者,其工作绩效就越需要通过其所管理团队的整体绩效去得到体现。
然而,现实中很多专业人才,他们自己可以把工作干得很好,但却不能使下属做得更好。那么,优秀的专才如何才能走向优秀的管理者呢?
关注一:对专业人才和管理人员的特质进行区别
专业人才和管理人员在管理职能、习惯、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方式等方面有着诸多不同。下面我们通过以下的表格描述加以体现。
专业人才 | 管理者 | |
管理职能方面 | 管事 | 既管人又管事 |
大部分时间花在专业领域 | 大部分时间花在监督和管理 | |
接受他人的建议 | 咨询、指导他人 | |
评价数据系统或方法 | 评价他人的表现 | |
要求具备高度的分析能力 | 具备高度的口头表达能力 | |
预测、分析、控制成本 | 员工表现重于成本 | |
决定操作方法 | 指导怎样使用方法 | |
寻求更多的数据 | 根据不完全的信息做出决策 | |
习惯 | 注重过程 | 注重结果 |
注重细节 | 注重大局 | |
以个人为主 | 以团队为主 | |
思维方式 | 收敛思维 | 发散思维 |
算加法(2+3=5) | 算乘法(2×3=6) | |
量化、指标 | 概念、理念 | |
重经验、讲规律 | 灵活多变,不拘一格 | |
科学(以事实为依据) | 艺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 |
人际交往方式 | 非黑即白(不是好人就是坏人) | 黑中有白(好人坏人各有积极和消极面) |
对事不对人 | 对事又“对人” | |
单纯 | 世故 | |
注重技术、技能 | 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对照上述表格进行自我评估的时候,一定要避免求好心理,这样才能真实地反映自己的实际情况。
关注二:分析专业人员向管理者角色转变时失败的根源
很多从专业人才提拔上来的管理者失败的根源主要在于:
1.过于看重个人专业发展而忽视管理技能的提升
比如,只意识到工作内容上的改变,而没有意识到为人处事上亦应有所改变,从而使自己仍保持在专业人员做事的风格上。
2.缺乏必要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比如,针对现在80、90后员工的管理,他们固守自己的观念,不愿做出改变。那作为管理者在管理这些员工时,就不能固守既有的模式。
3.缺乏计划/组织/指导/控制团队进度和成员的意识
比如,以过程为主,只注重工作过程的感受而忽视整体时效,不愿从控制环节上寻找失败的原因而指责他人。
4.在个性(生活背景/心理素质/态度……)、职业素质(管理意识/员工激励观念……)、职业能力(有效沟通技巧/授权/会议技巧……)等方面缺乏管理者的特质
比如,自我意识过强,从业务上非常自信,觉得他人提意见就是对自己专业能力的挑战,因而感到不快;技术上的自我保护,担心下属在技术上超过自己,因而下意识要控制住技术或资源上的优势;不习惯授权,喜欢亲力亲为,对他人不抱信任;处事风格单纯,人际关系方式简单,缺乏针对性和变通。
5.缺乏合理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特别是在观念和方法上。
关注三:案例展示不成功的管理者告白及其原因分析
1.我是一个很受欢迎的领导,我的下属很喜欢我,这点令我很满意,可是,他们总是把我下达的指令不当回事,这是为什么?
原因剖析:和蔼度和威严度的把握能力差。
2.我总是很忙,大部分的工作都是我自己做的,交给下属做总让我不放心,我觉得自己做可以做得更好。
原因剖析:这是典型的业务专家的想法,显示了其分配工作的技能差,不能理解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事情,也没有明白每一层级有每一层级的本分,更没能让下属承担更多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