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秋鸭的赶养方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8-26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187

“稻谷飘香鸭也肥”,说的是稻谷收获后利用大量落穗、谷粒及小动物资源放养鸭子,荤素搭配,达到节粮、速肥、高效益的生态养鸭模式。

1.赶鸭数。一股以每人赶养鸭子800~1600只为宜,也可2~3人合伙赶养3000~5000只。

2.看鸭棚。赶鸭人为便于转移放鸭地点,应用竹片搭一个能放一张简易床的棚,外罩雨布,若需远行放养的则另备锅、炉等用具。

3.育雏。晚稻收获前40天左右购回雏鸭,在室内采用小栏分隔方式,垫上松软的稻草进行育雏;每30~50平方米安装1台吊扇降温,保持室温20~26℃;鸭有堆睡习性,因此每隔一段时间应用手轻拨赶堆1次,防止雏鸭因扎堆而被挤压死,一周后每栏饲养50~70只。

4.驯鸭。雏鸭15日龄时,可逐渐放入小水池内锻炼。起初应短时间下池训练,以后逐步延长下池时间,上岸回棚后要及时补喂食物。30日龄后,先在小田放养,并在小田四周插上系有随风而动之物(如彩色布条或塑料食品袋)的竹杆,以防鸭子跑出圈定的范围。天黑前赶鸭回棚过夜。赶养初期鸭子不顺服,但时间长了鸭子适应了放养规律,并熟悉了赶鸭人的声音和手中鸭杆的杆势,便很容易赶养。

5.赶养。从收获较早的地区开始逐步向收获迟的稻田移动放养,可在田中适当放水供鸭自由觅食,看鸭棚随鸭移动,晚上把鸭赶在棚周围过夜,并适当补喂食物。

6.注意事项。不宜在深草、大坎、沟涵处放养鸭子,避免群鸭因蛇、黄鼠狼侵害而造成丢失。中秋节前后,鸭子便可陆续分批上市。此外,秋鸭产蛋多,也可选留秋鸭过冬产蛋,从而获得更大的收益。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