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如何检查鹅孵化的效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8-26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190

一、照蛋

照蛋的目的是检查孵化期间鹅胚胎的发育情况,检查孵化条件是否适宜;同时还可剔除无蛋、死胚蛋,有助于更好地改进孵化条件,提高孵化成绩。

在孵化过程中一般照蛋3次:

1、第一次照蛋在6~7天进行,应及时剔除无精蛋、死胚蛋,并检查种鹅的受精率以及种蛋的保存条件等是否适宜。

2、第二次照蛋在15~16天进行,正常的胚蛋尿囊在小头“合扰”同时剔除花胚氨。

3、第三次照蛋可进行抽样检查,作为卵化后期调整孵化条件、按时出壳的参考。通过这次照蛋,根据不同时期胚胎发育的程度,作为调整孵化条件的依据。

二、蛋重的变化

随着胚龄的增加,胚蛋由于水分的蒸发,蛋白、蛋黄营养物质的消耗,胚蛋的重量按照一定比例减轻,通常孵化第5天胚蛋减重1.5~2%,第10天减重11~12.5%,出壳时雏鹅的重量为蛋重的62~65%,在孵化过程中可以抽样称重测定,根据气室大小的变化和后期胚胎的形态,了解和判断相对湿度是否适宜。

三、死胚的观察和剖检

剖解孵化不同日龄检出的死胚,分析死亡原因,可改进孵化管理,首先观察胎位是否正常,各组织器官的出现和发育情况,孵化后期还应观察皮肤、内脏是否充血、出血、水肿等,综合判断死亡的原因,必要时将死胚蛋作微生物检验,检查种蛋品质,是否感染有传染性疾病。

四、出雏的观察与检查

在正常的孵化条件下,孵化29天就可见有啄壳,啄壳后12小时就可见出雏,一般30天的后半天到31天的前半天是出雏的高峰阶段,满31天出雏基本出完。如孵化条件不正常,出雏时间提早或推迟,出雏高峰不明显,出雏的时间较长,有的甚至到31天还有多数未能出壳,应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

从雏鹅外形进行检查:可从雏鹅的孵黄吸收、脐部愈合情况、绒毛、神态和体形等方面着手。健雏脐部吸收良好,绒毛清洁而有光泽,腹部绒毛干燥复盖脐部,体型匀称,强腱有力等,说明孵化条件适宜。弱雏绒毛污乱,脐部愈合不良,卵黄吸收不良,腹部较大,站立不稳。大小下整齐,表明孵化条件不正常。

结合出雏情况的观察和雏鹅健康状况的检查,并与孵化记录、孵化成绩一起分析,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孵化效果。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