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由华首属和四棱属的线虫寄生于鸡的食道,腺胃,肌胃及小肠引起的。病原有斧钩华首线虫,旋形华首线虫和美洲四棱线虫。其中斧钩华首线虫寄生于鸡和火鸡的肌胃角质层下方,旋形华首线虫寄生于鸡、火鸡、鸽子的食道、腺胃、偶见于小肠;美洲华斧线虫寄生于鸡和火鸡的腺胃内。前两种虫体形态为线形。斧钩华首线虫雄虫长10-14毫米,雌虫长16-29毫米;旋形华首线虫雄虫长7-8.3毫米,雌虫长9-10.2毫米;二者虫卵大小均在30-40微米左右。美洲四棱线虫呈雌雄异形,雄虫纤细线状长5-5.5毫米;雌虫长3.5-4.5毫米,宽3毫米,呈亚球状。这几中线虫的发育均需要中间宿主参加。斧钩华首线虫的中间宿主是蚱蜢,甲虫,象鼻虫;旋形华道线虫的中间宿主为虾类等足纲节肢动物;美洲四棱线虫的中间宿主为直翅类昆虫。随粪排出体外的虫卵,被中间宿主吞食,在其体内发育为感染性幼虫,鸡等终末宿主吞食了含有感染性幼虫的中间宿主而感染。然后不同种幼虫分别到各自寄生部位发育为成虫。
该病的主要致病作用是在寄生部位造成损伤和炎症,化脓等,从而影响该部位的功能,严重的造成肌胃破裂等重大损害。病鸡表现消瘦,贫血、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消失,羽毛松乱,下痢。1月龄内鸡感染死亡率高。对本病的诊断只有进行尸体剖检才能确诊。
防治措施上首先要消灭中间宿主,防止昆虫进入鸡舍。第二是药物性防治,所用药物为: ①丙硫苯咪唑5-10毫克/千克,拌料连喂2-3天。
②噻苯咪唑:按100毫克/千克体重一次混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