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猪霉玉米中毒的防治方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9-09  来源:- 未知来源 -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507
  一、发病原因
    玉米在阴雨连绵季节和阴暗潮湿环境中收获、加工、保存及处理不当,被自然界黄曲霉等霉菌污染,在适宜条件下会产生黄曲霉毒素。猪只常因采食了多量含黄曲霉毒素的发霉玉米或霉玉米的配合饲料而发病。
    二、临床症状
    猪常在采食了发霉饲料后3~15天出现病状。急性病猪精神沉郁,采食减少或不采食,口渴喜饮,体温正常,可视黏膜黄染或苍白。病猪全身无力,卧地不起,驱赶走路后躯摇晃,四肢无力,步态蹒跚。粪便先干燥后拉稀,直肠出血,重者粪便带血或血痢。患病猪耳、腹下及四肢内侧皮肤常有紫红色出血斑,有的猪全身发黄,仔猪一般发病两天内死亡,严重者在运动中死亡。
    慢性病猪精神萎顿,喜吃稀食或生青饲料。有的猪啃食瓦砾、泥土等。患病猪离群呆立,头下垂,极度消瘦和黄染,拱背,腹部卷曲,可视黏膜苍白,眼、鼻周围皮肤呈紫蓝色,贫血,粪便时干时稀,重者排血样稀便,尿黄或茶色混浊,亦呈现冲跳、兴奋、狂躁不安,后期出现间歇性抽搐、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最后因衰竭而死亡。
    三、病理变化
    病死猪消瘦、全身黄染、贫血,全身肌肉、黏膜、皮下均有出血点和出血斑,尤其是耳、腹下、四肢内侧较为常见,胸腹腔浆膜表面常有瘀血斑点,心外膜和心内膜常有明显出血点,肝脏呈黄褐色或土黄色、肿大,有小出血点、坏死、质脆,胆囊肿大或萎缩,胆汁浓稠、呈油状,脾脏有时可出现出血性梗死,肾脏弥漫性出血或肿大,胃肠道常有出血性炎症,全身淋巴结充血、水肿,脑实质和脑膜血管扩张、充血,有轻度水肿。慢性中毒肝脏变硬,黄色脂肪变性,胆囊缩小,胆汁少且浓稠,严重黄疸,胸腹腔有黄红色或黄色积液,肾脏苍白肿胀,肩下、腿前肌肉可见瘀血及斑状出血。
    四、诊断方法
    本病与其他霉变饲料中毒不易区别,若发现可疑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必须调查病史并对现场投喂的饲料、玉米进行检查,了解发霉情况,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应无菌操作采集可疑玉米或饲料及病死猪肝组织,送县级以上动物疫病监测诊断中心进行以下程序检验。
    饲料直观  可作为黄曲霉毒素预测法。取有代表性的可疑饲料样品(玉米)2~3公斤,分批盛于盘内,分摊成薄层直接放在365纳米波长的紫外线灯下观察荧光。如果被检样品存在黄曲霉G族毒素则发出亮黄绿色荧光,若含黄曲霉B族毒素,则可见到蓝紫色荧光。若看不到荧光,可将饲料颗粒捣碎再观察,见到荧光为阳性,无荧光出现为阴性。
    化学分析  先把可疑饲料中黄曲霉毒素提取和净化,然后用薄层层析法与已知标准黄曲霉素相对照,以确认所测的黄曲毒素性质和数量。
    压片镜检  取发霉玉米放入灭菌试管中,加无菌水摇振数次,从试管中取1~2滴振荡液置载玻片上,加盖玻片而制成压滴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到黄曲霉的黄色孢子和菌丝。
    分离培养  将采集的可疑病死猪的肝组织接种沙保劳氏葡萄糖培养基,在27~37℃培养箱内培养10~14天,长出直径为3~7厘米,初似黄色粉末,继而密集隆起,呈黄绿色、久为棕绿色,表面平坦、有放射状沟纹,背面无色或带褐色的菌落。分离出菌株,进行纯培养,涂片经乳酸酚棉蓝染色镜检可见到顶囊呈球形或梨形、表面粗糙的分生孢子,可作出诊断。
    动物试验  取可疑饲料200克粉碎,用乙醚浸24~48小时,过滤,滤液蒸去乙醚,取10只小白鼠,将滤液以每只鼠0.5~1毫升注射小白鼠5只,另5只小白鼠等量纯脂肪对照。如有黄曲霉毒素存在,1~2天小白鼠则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有1/3以上死亡,而对照组小白鼠则无任何变化。同时还可取病死鼠肝组织固定,做组织学病理检查。
    五、综合防治
    目前本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预防中毒的根本措施是不喂发霉饲料,定期搞好玉米中黄曲霉毒素监测,及时淘汰处理超标饲料,做好防霉去毒工作。
    防霉措施  玉米收获要选择晴天,防遭雨淋和潮湿,保证适当干燥(玉米水份2.5%),贮藏、加工中要保证干燥通风,猪饲料中添加0.2%富马酸二甲脂防霉剂,防止加工、贮藏过程中霉变,已被污染黄曲霉毒素的猪舍、饲料仓库等环境可用过氧乙酸(每立方米用5%溶液2.5毫升)喷雾消毒。
    去毒措施  “水洗法”处理:将霉玉米粉碎拌入2%石灰水中浸泡,静置沉淀,每天换清水3次,直至浸泡水无色,取浸泡玉米按50%掺入饲料中喂猪;生物学解毒法:即利用微生物(如无根根霉、米根霉、橙色黄杆菌等)的生物转化作用,可使黄曲霉毒素转变成毒性低的物质;氨气处理法:在18公斤氨压72~82℃时,饲料中黄曲霉毒素98%~100%被除去,并且使日粮中含氮量增高,也不破坏赖氨酸。猪饲喂此日粮安全又增加营养,其动物组织中也未测出残留有害物质。
    治疗方法  立即停喂霉玉米或发霉饲料,采取泻下排毒,保肝解毒、强心补液、利尿、补充能量及对症治疗等综合防治措施。
    1.硫酸镁50克、酒精50毫升、1%鞣酸溶液100毫升,加温水500~1000毫升,给病猪一次投喂,连用3天。
    2.肝泰乐0.2~0.4克、5%葡萄糖500~1000毫升,维生素C 0.5~2.5克,毒瘟沙星(菌陈、板蓝根、甘草)5~20毫升、1%速尿2~10毫升,一次静脉注射,每天1次,连用3~5天。
    3.瘟炎清(茵陈蒿汤加味配方制剂)5~20毫升,10%葡萄糖500~1000毫升,维生素C 0.5~2.5克,维生(下转31页)(接28页)素B1 0.1~0.5克,1%速尿2~10毫升,安钠咖 0.5~2克,ATP10~40毫克,静脉注射。继发感染可用长效菌毒克(苦参碱)(5~20毫升,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3~5天。
     4.能量合剂(葡萄糖、维生素B、C、ATP)5~20毫升,25%葡萄糖500~1000毫升,维生素C0.5~2.5克,1%速尿2~10毫升,安钠咖5~10毫升,静脉注射。重症不吃(金银花、黄芩等)5~20毫升肌肉注射。继发感染可用附康(青蒿素)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3~5天。
    六、小结体会
    1.根据猪霉玉米中毒的不同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应用上述治疗方案,灵活掌握。在实际治疗中要针对临床病理变化,拟定治疗方案,立即实施。急性中毒病例应尽快采用导泻排毒,以保肝解毒为主,使毒素尽快排出和解毒;慢性中毒病例应以保肝解毒、补充能量为主,防止病猪衰竭;霉玉米中毒与其它病混合或继发感染应配合抗生素治疗。不论是哪种中毒,配合强心、利尿、镇静等对症治疗,可收到满意效果。
    2.猪霉玉米中毒是黄曲霉毒素是以损伤猪肝脏为特征的急性中毒病,它具有发病急、死亡快、死亡率高的特点。如果不及时诊断治疗,控制病情,会引起生猪大批死亡。在诊断治疗上应采取尽早诊断,弄清病情,立即停喂发霉玉米或配合饲料,尽快制定救治方案,尽早抢救,提高生猪治愈率,减少生猪发病死亡和养猪经济损失。
    3.搞好猪霉玉米中毒诊治的同时,要加强预防措施。认真抓好生猪饲养管理,强化玉米及配合饲料的加工、贮藏管理,搞好霉玉米及霉饲料的防霉去毒工作,禁止霉玉米养猪。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