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营销管理 » 经营管理 » 正文

管理就是要抓本质和时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8-11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294

管理除了讲求方式方法外,还要讲求策略和时机,这是管理的技能。在管理方法上,同样一件事,因为使用的方法和时机掌握不同,所产生的效果和收到好效果的时间也不同。笔者(佟天佑)在顾问服务中经常接触到,许多企业管理者仍然是凭经验领导和直觉判断;其实,从经验领导和决策也有许多管理上的思路,只不过是没有注意、总结和提炼罢了。还有一部分管理者,大多数凭着资历、权力去压服人。效果会好吗?事实上,往往是适得其反的。

突出重点并兼顾一般的方法,能够找出而且抓紧可带动整个链条的重点环节,但又不孤立地抓重点以致丢失一般,作为领导的管理者精力有限,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事事顾全。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说过:“对于统帅来说,知道一切细节是有害的。”领导者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这样会削弱下属的积极性,也会在属部面前减弱了你的影响力,因为事实上你并不可能全部保证在处理这些工作的正确性,抓住问题的本质,才是关键。

对新上任的管理者,如果你资历较深,通常上级都寄予很大的期望,下级则一般持怀疑观望的态度;这时,如果选择一些关系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作出正确的、客观的解决方案和处理手法,工作可望从此打开局面,如果是一个比较年轻、资历较浅的管理者,不妨采取迁回的的策略,因为一开始就在内部大抓整顿,即使取得了较大的成效,所谓“三把火”效应。

但是,在这同时,一种不服气的,涉及切身利益的人的不满情绪可能在悄悄地滋长,这将是你今后工作时“不稳定因素”。在上级支持的热度下降后,如果企业又发生新的问题,这时上下夹击,马上形成“内外交困”的局面;工作就很难继续下去。如果先做些外部的宣传工作,同时完成一些企业急需而且又能给各方面带来利益的的事情,站稳脚跟,取得上级和部属的支持,让他们觉得你是能办实事的,从而使自己在企业内部树立起一定的影响力,让部属有一个适应“缓冲”的过程,这时,再回过头来一项项地,扎扎实实抓整顿,效果自然会好一些。这就是抓时机的艺术。

所谓“三分在技术,七分在管理”。正是这个道理。笔者(佟天佑)认为,企业是一个系统运作工程,我们不仅要算经济帐;更要从思维到行动上提升至管理技能的水平上来。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