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鸭感光过敏症的防治方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8-08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141

鸭感光过敏症是由于鸭采食光过敏物质的饲料,鸭体某部位对一定波长的阳光照射敏感所产生的一种过敏性疾病。临床上以无毛部位的上喙、脚蹼出现水泡和炎症为主要病理特征。

本病的发病率不高,但病鸭常因上喙变形,采食不足,而影响生长发育。不同种类和日龄的家畜和家禽均可发生感光过敏。

发病原因 : 鸭多因采食如灰灰菜,野胡萝卜、大阿米草、多年生黑麦草等含有光敏原性的植物引起致病。有关资料表明,用大软骨草草籽饲喂奶牛、鹅、鸡、火鸡等均可引起感光过敏反应。

临床症状 : 病初体温正常,后期体温偏高。主要表现为精神、食欲不振,眼角有黏性或脓性分泌物,上喙失去原来的光泽和颜色,局部发红,形成红斑,1~2天内发展成黄豆至蚕豆大的水泡,水泡液呈半透明淡黄色并混有纤维素样物,脚蹼同时也出现水泡,水泡破裂后结痂,几天后,上喙也形成棕黄色结痂。大约经过10天左右,喙和脚蹼上的结痂脱落变成棕黄色或暗红色,鸭上喙缩短变形,严重者向上扭转,舌尖部外露,发生坏死,并影响采食。

病理变化 : 主要见于上喙和脚蹼上的弥漫性炎症,结痂坏死以及变色或变形。有时可见舌尖部坏死,肝脏有散在的大小不等的坏死点,十二指肠呈卡他性炎症。

防治措施 : 鸭群发病后,应立即停止放牧,避光饲养,或停喂含光敏原性植物的饲料。病鸭对症治疗,患部用龙胆紫或碘甘油涂擦,同时合理调配饲料营养物质,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鸭体的抗病力。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