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药物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但到底用什么药物最好、选择怎样的投药方式、用药时应注意什么问题,这些却让养鸡户很难把握,同样也令广大兽医工作者们大伤脑筋,因为这项工作做不好,会直接影响养鸡户的经济效益。针对以上情况,笔者谈几点拙见,仅供大家参考。
1、用药前一定要先弄清病情,对症下药才能做到药到病除。如果一味凭主观用药,凭经验想当然,凭原来如何如何,往往会延误病情,甚至适得其反。因为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畜禽的疾病变得越来越复杂化、多样化。
2、用药时应对药物的理化性质、治疗范围、用法用量、毒副作用、配伍禁忌等有所了解,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另外,禽病用药要注意平时预防用药和治疗用药用量及用法的不同。全天用药还是集中分次投药要根据药物而定,组织代谢类药和营养补充药物宜全天投服,且组织代谢用药剂量宜小不宜大,因为有些传染病使鸡体脱水从而饮水量增加数倍但吃料量变化不大,这时候一定要根据正常的饮水量计算用药量。在其他药物分次投服时可以按全天吃料量计算投药量,再根据药物半衰期分1-2次投服,也可以根据鸡每千克体重计算用药量。
3、随着细菌对药物的抗药性越来越普遍,药敏试验在选择药物时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切忌盲目依赖药敏试验。有些细菌做药敏时虽是高敏但因用药途径不当,往往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笔者曾亲自做过大肠杆菌对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的药敏试验,虽试验时为高敏但实际应用却没有明显效果。因为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治疗大肠杆菌病时只有个体注射才有作用,饮水时基本不吸收,因此作用甚微,反而增加了肝脏的解毒负担。
4、注意药物选择问题。所谓好药只是对大多数鸡群而言,对有的鸡群不见得好,因为群体和个体差异很大,要根据各自的鸡体状况而定。不要一味追求新药,只要尽量避免使用早已不敏感的药物就可以。有时几年前的老药用起来更出奇的好,养鸡户不妨一试。
5、建议在鸡群尤其是肉鸡爆发大肠杆菌病等急性传染病时,可先同时选用几种药品做小群试验,看有效果时再大群投药,这样即可避免药费花销过大,也能及时控制病情,避免造成重大损失。另外用药最好中西结合,细菌病、病毒病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