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如何防治野鸡球虫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7-23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329

一、病原

病原主要是艾美耳属的9种球虫。

二、诊断要点

1、发病特点:以3—7周龄的雏野鸡最易感染,常呈地方性流行,春、夏季节发生最多,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2、症状:雏野鸡发病时精神萎靡,羽毛蓬松,嗉囊充满液体,食欲减退,饮水量增加,泄殖腔周围羽毛被稀粪污染,拉稀,粪便带血。以后由于肠壁上皮细胞的大量破坏,而发生自体中毒,运动失调,病后期伏卧不起,几天内死亡。日龄较大的野鸡发病时表现为慢性,症状较轻,病程可从数周到数月,间歇性下痢,粪便中无鲜血。盲肠球虫病多发于5周龄以内雏野鸡,尤其是15-35日龄雏野鸡最易发生;小肠球虫病多发于5周龄以上野鸡。

3、剖检特征:盲肠球虫病剖检可见两条盲肠高度肿胀,肠粘膜、浆膜有出血点,肠腔中充满凝固的或新鲜的血液;小肠球虫病剖检可见小肠肿大,呈紫红色,浆膜上有出血点,肠壁增厚,肠腔中有多量橙黄色粘液或血样内容物。

三、防治措施

本病应以预防为主,搞好野鸡舍的环境卫生,保持野鸡舍干燥,粪便要及时清扫,从10日龄雏野鸡开始在饲料中添加预防药物。

发现病野鸡应及时治疗,治疗药物有氨丙啉、氯苯胍、盐霉素等。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