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中暑又称热射病,是鸡群在气候炎热、鸡舍内温度过高、通风不良、缺氧的情况下,因机体产热增加,而散热不足所导致的一种全身机能紊乱的疾病。
一、中暑的起因
鸡没有汗腺,在气温过高的情况下只能依靠张口呼吸及张开翅膀来排热。在高温、湿度大的闷热潮湿环境中,鸡舍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饮水供应不足、长途密闭运输等情况下容易引起中暑死亡。
二、特征
中暑时,鸡个体较健壮,身体较肥胖的鸡往往最先死亡。中暑多发于超过32℃的通风不良、卫生条件较差的鸡舍。中暑的严重程度随着舍内温度的升高而加大,当舍温超过39℃时,中暑现象迅速加快,大批鸡只死亡,中暑死亡高峰时间为每天16:00—19:00。夏季每天9:00—17:00舍温持续升高,16:00—18:00鸡体温调节功能已经发挥到极限,此时体温已升至热休克(45.5℃),如不立即采取措施,让鸡迅速脱离热环境,那么大部份将休克死亡。
三、症状
病鸡呼吸加快、张口伸颈呼吸、体温升高、心跳加快、翅膀张开下垂、羽毛蓬乱、采食量严重下降,部份鸡绝食、大量饮水、精神不振、活动减少,部份鸡卧于垫料,鸡冠充血表现为鲜红后发紫,有的苍白,随后出现呼吸困难、卧地不起,最后死亡。
四、防治措施
1、饲养管理:①夏天投放快大鸡的养户必须认真对饲养员的工作投入进行审核,具有专心勤劳,灵活听从指导的养户才可投快大型的鸡群,并且需进行系统性的培训。②从中午12点开始,鸡舍一定要有专人在鸡舍,并且每隔1小时对鸡群进行均匀走访一遍,主要是起动鸡群起来饮水。
2、饲养密度管理:在炎热的夏季青麻类、黄四、黄五、矮B、矮D的公鸡等60天前上市的快大类,在良好的鸡舍投苗密度为9只/平方米为宜。
3、垫料管理:由于鸡缺乏汗腺,全部靠张口呼吸,如果垫料厚并且潮湿,垫料发热,给鸡增加体温,引起鸡只中暑。在中、大鸡时,垫料应该3-4天铲一次,每天早晨5-8点铲鸡粪是最理想的时间。
4、舍内空中管理:饲养快大类鸡群,应该在鸡舍内安装喷水装置设备,备足直径60cm的牛角扇,窗户必须每4米有一个1.5米×2米的对流窗,用来通风换气。
5、舍顶部管理:通常鸡舍顶部有牵牛花、禾草等,视天气情况,每1-2小时喷水一次,切莫在中午的时候进行。应该在早上8:00要开始,一直保持到晚上,此举直接可降低室内温度5-8℃。要避免等到瓦面热了再喷水,往往会把热气倒流到鸡舍内,加大死亡量。
6、饮水管理:①一定要供应充足的饮水,鸡通过饮用清洁凉水能加大粪便排泄量,带走体内多余的热量。在炎热夏季,饮水绝对不能间断,更不能添加有异味的水,这样会使鸡群对饮水量大大下降,造成鸡群缺水,增加死亡量。可在饮水中添加维生素C,这能明显抑制鸡的体温升高,还可在饮水中添加小苏打、米醋等助消化防暑的药物。②饮水器要经常清洗,最好每天早上、晚上各清洗一次,储水池的水最好每2小时抽一次,避免饮用时间过长,水的温度过高,不利于降温。特别舍外的进水管,传热速度最快,必须用布把它扎好或埋在地里以便防晒,使鸡能长期饮到清凉、清洁的水。
7、喂料管理:改变饲喂时间和方式,夏季中午温度较高,鸡食欲低,应避开高温时间饲喂,可在早上5点,晚上12点,凉爽时多喂,此时鸡饥饿感强烈,温度适宜,食欲好,可提高采食量,满足机体的营养需要,增强鸡的体温调节能力。另外白天可加喂青饲料,例如:苦麦菜、红薯叶、青草等。
8、上市管理:在接到上市通知后,结合天气情况,在炎垫季节捉鸡前最好不能喂得过饱,一定要有足够时间的饮水,可适当在饮水中添加一些小苏打、米醋或捉上笼后喷一些风油精、十滴水(广西公司的做法)效果很好,可减少在中途死亡。若遇到堵车,需立即把鸡卸下,开风扇,所有程序要快装、快跑、快秆、快降温。
9、应急管理:出现鸡群中暑,第一时间通知养户管理员,尽快采用最佳的应急措施,如果未能及时处理的鸡群,首先把鸡搬到通风荫凉,安静的场所,并且在冷水中浸泡一会儿,注意切莫把头部浸湿。病情轻的逐渐康复,对于病重的饮水加入藿香正气水,3倍稀释或对鸡针刺放血少许等都有相应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