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夏季提高育雏成活率的措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7-12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213

夏季提高育雏成活率的措施

1、前三天鸡舍湿度越大越好,相对湿度最好达到80-85%,第4-6天,相对湿度60-65%,一周后要降低湿度,加强通风以减少球虫病的发生,要切记“通风换气是个宝,任何药物替不了”,通风不良乃百病之根源。

2、前几天,给小鸡饮水的温度控制在18-21℃,小鸡出壳后是拒绝饮30℃以上温水的。

3、提高肉鸡群的均匀度非常重要,也是衡量成败与否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造成均匀度不好的原因很多(如密度和群体太大,疾病、饮水与喂饲设备过少等),个别鸡第一天喝不到水势必要变为弱雏。为此,很多有经验的养鸡户不是把鸡雏直接放入育雏笼,而是拿着鸡头将其嘴在水中蘸一下,教给所有鸡只同时学到喝水,这样做对提高均匀度至关重要。

4、不要寄希望于让每个种鸡场都孵出不携带病菌的鸡苗,也是不可能做到的(雏鸡一周内遇到的问题是:脐带炎、卵黄炎、白痢、伤寒、副伤寒、枝原体、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既然是这样,那就应及早做好防病工作,雏鸡用药应遵照以下原则:

a、对损害肾脏的药不用(如链霉素、庆大、卡那等)

b、有抗药性的不用

c、尽量给其饮水,避免拌料。因为搅拌不匀会中毒,再者病鸡吃得少,健康的鸡反而采食量大,起不到疗作用。

5、小鸡出壳后种鸡场应及时做药敏试验,指导养鸡户用药,因为种鸡用过某种抗生素,小鸡再用就不敏感了。还有该鸡场上批用药某种药品,这批再用同样不敏感。最保险的办法是小鸡出壳后前5天使用高敏感性抗生素,尽管价格高一些,但小鸡喝水少,成本并不高,更重要的是其效果确切,为将来的生长发育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