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做业务单元的一线管理,还是做职能部门的运营管理,不管是文山还是会海,到一线走走的习惯始终不改,没有前呼后拥,没有拉大旗做大局,只是到前线看看,看看企业这个机器在怎样的运转,听听那些与客户天天打交道的人的心声,观察一下那些一线主管们如果传递企业的文化,如何推进工作,尽一切可能与讲实话的客户聊聊,与同行碰碰,与上游交流,与媒体谈谈(有时候是通过他们的文章和所在媒体进行解读)……
再忙,也要到一线走走,这成了自己的职业习惯,也是自己工作思路的巨大源泉。到一线走走,不是走马观花的形式主义,那样的话,你只能得到一些报喜不报忧的消息。你来了,大家摩拳擦掌,兴师旦旦,你走了,一切如故。
再一线走走,听听,看看,首先要让一线人员真的相信你是来听真话,看真实情况的;没有这种信任,你所看到的,听到的未必是真的,有时候还会影响你正确的判断,我个人的心得就是到一线,首先让大家相信你是带着诚意来的,你可能解决不了很多问题,但你很想知道大家认为的问题在哪里,你想和大伙一起推进,这一点很重要;再就是,打消一线人员的顾虑,基层人员或外部人员在和企业的管理者打交道,尤其是级别更高的领导者沟通时,顾虑很多,说白了,怕一些情况反映了,对自己不但没好处,还会带来不利。这是很现实的,所以有时候我们只能从离职人员嘴里得到些更真实的反映,因为他们不再有对企业的顾虑,有时候我们只能从远离我们的合作伙伴,客户那里梳理出一些问题,有时候我们只能从对我们不是太友好,甚至是提出批评的媒体那里反思一下我们的错在哪里……
再忙,也要到一线走走,可以验证高层决策在基层执行与反馈,可以为一线人员鼓劲打气,可以了解很多你在办公室,在会议室,在汇报和文件中永远不可能了解到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有时候会帮助你的企业飞速发展,有时候会为你掌舵企业避开激流险滩,有时候会……
再忙,也要到一线走走,地里的庄稼长得如何,有时候确实需要亲自到田地里看看,等到否则,等到打粮食减产的时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也弄不清出到底问题出在哪里。你看我们的温总理,刚开完两会,马上奔赴抗旱前线,按说现在的信息技术这么发达,领导级别这么高,做在办公室里也应该全知天下事,发个命令不就完了吗,这把年纪了,为啥还要跑到一线呢,看来,一线走走确实有好处,有些事情是办公室,会议室无法替代的。
到一线看看,需要时间,更需要勇气和坚持,这是运筹帷幄的前提,离开了一线,经营管理就失去了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