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绿壳蛋鸡养殖技术总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6-10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287

绿壳蛋鸡养殖技术总结

绿壳蛋鸡:皮、毛、肉、内脏为黑色,所产蛋蛋壳为绿色,是一种珍贵的特禽新品,目前已引起国内外行家的高度重视,由于其绿壳蛋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理想的保健食品,故大受消费者欢迎。目前国内饲养数量少,市场需求量大,估计今后将会得到大规模的繁育。

1)、绿壳蛋鸡养殖前景技术之雏鸡开食

1、开食料:饮水2—3小时后即可开食。开食料要有一定的粒度,开食料的料份:1日龄用粉碎料,2日龄用2/3玉米粉+1/3的雏鸡料,3日龄用1/3玉米粉+2/3的雏鸡料,4日龄以后用雏鸡料。

2、饲喂技术:

(1)雏鸡饲盘:盘内饲料厚度不得超过1厘米。每次加料前应先清除盘中的垫料和粪便。早上和下午各加料一次,以确保夜间有足量的饲料。

(2)自动喂料器:控制好喂料器,只允许使鸡每天将喂料器内的料吃完,喂料器内不得残存头天的料,这对高温高湿地区尤为重要。喂料器的下沿应与鸡背平。饲料只可加到饲槽高度的1/4以避免饲料浪费。要提高鸡的采食,可在固定时间内增加喂料次数。鸡群耗料下降可能是疾病或饲料质量差的原因。

2)、绿壳蛋鸡养殖前景技术之卫生保健

1、育雏前育雏舍及用具等必须经过彻底清扫洗涮,使之不存在任何污物残留,然后按程序进行严格的全面消毒。

2、饮水要清洁,禁用霉变饲料,饲料中添加维生素。

3、雏鸡应与其他鸡隔离饲养,用具要专用,育雏早期特别要做好肠道细菌感染的防治工作。可在饲料中添加0.04%痢特灵或广谱抗生素。15日龄以后雏鸡要做好球虫病的防治工作。

4、用药剂量必须准确,注意疗程,药物添加于饲料中务必拌均匀,确保防治效果和防止药物中毒。不能在饲料和饮水中同时添加痢特灵。

仔鸡断喙

饲养在开放式鸡舍中的所有母鸡都应断喙。断喙最好在7—10日龄或10 —14周龄时进行。但如发生啄癖(啄肉或啄羽),则在育雏育成期的任何时间断喙都不会有副作用。公鸡通常不需断喙,必要的话,只需把其喙尖在热刀片上轻触一下即可。

3)、绿壳蛋鸡养殖前景技术之饲养密度

理想的饲养密度取决于管理条件、气候和鸡舍型式。一般性建议是:1—4周龄为15—20只/平方米,7—20周龄为8—10只/平方米。

1、笼养:

(1)雏鸡笼养的准备工作:

①雏鸡到达前将笼门打开。

②将乳头式饮水器调整到正确的高度。

③检查乳头式饮水器,防止其出现故障。

④按照制造商的建议,准备并调整好鸡笼底板。

⑤调整好笼门以利采食。

⑥检查通风、加热、光照、温度指示仪及报警系统,使之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⑦饲槽内的饲料应加到适当的高度,一般是料槽高度的1/3(要在雏鸡饮水2—3小时后再喂料)。

(2)如何放置雏鸡:

①采用暖气供热的鸡舍,在雏鸡到达时,舍内温度应控制在28℃以上。雏鸡进入笼子后,再上升到32℃。

②如采用直接法,则在鸡背高度处的温度应为32℃—33℃。

③雏鸡到达后,将装有雏鸡的箱子散放在走道上,然后打开箱盖。

④尽快把雏鸡放入笼内,以防雏鸡箱内过热。

⑤ 将所有鸡笼再检查一次,确保雏鸡能充分采食和饮水,并保证雏鸡不能跑出笼子。

⑥雏鸡若经过长途运输,则应在第1—2日龄的饮水中加入5%的糖。

绿壳蛋鸡养殖前景如何 绿壳蛋鸡养殖技术 绿壳蛋鸡养殖成本 绿壳蛋鸡养殖项目计划书

2、平养:

(1)雏鸡到达前的准备:

①打开全部照明灯并将调光器调到100%。

②将育雏室内鸡背高度处的温度调节到32℃—33℃。

③散置雏鸡饮水器(每100只至少一个),并放入温水(18℃),第一天可在饮水中加5%的糖或用5%的葡萄糖水,同时有选择地添加多种维生素、抗生素或电解质营养液等。

④若使用塑料饲盘,应先将其分散放置好再加入饲料,饲料厚度约1厘米。若无合适的饲料盘,可将装雏纸箱切开后当饲料盘,取出箱内的隔板和垫纸,把纸箱切成4厘米高,然后加入1厘米厚的饲料;每100只雏鸡所需饲养面积为0.2平方米。注意一定要有足够的合适的饮水器。

(2)雏鸡到达后:

①尽快卸下雏鸡箱,分散在鸡舍内,并打开箱盖。

②在育雏舍均匀放置饮水器和料槽,雏鸡饮水器必须放稳以防溢水,然后从鸡舍的远端起,将雏鸡小心地放在饮水器和饲料盘周围。

③再检查一次温度,雏鸡的分布状况和行为是温度合适与否的标志。如雏鸡分布均匀、活动自如,则温度正常;若雏鸡挤成一团,说明温度过低,需升高温度;若雏鸡张开翅膀站着,张口呼吸,表示温度过高,则需逐渐降低温度。

④要将公雏单独放在另外的育雏器下(至少2只育雏器),若采用的是暖房育雏,则可放在较暖和的围栏内。在头2—3日龄内公雏所需的适宜温度比母雏高1℃—3℃。至第二周末,应把公雏混入母雏中,以减少因公雏放入母雏群过晚而引起过度应激。

⑤在头两天内,可给雏鸡喂一些碎玉米(或大麦),每1000只需约7千克碎料。⑥采用自动饮水器的,每100只雏鸡配一只饮水器,用于最初10—14日龄,并可用来进行第一次饮水免疫。必须每天清洗饮水器并加入新鲜的饮水。

4)、绿壳蛋鸡养殖前景技术之日常管理

1、每天观察的项目:健康状况、鸡群分布、温度、通风、饲料和饮水、光照、产蛋量、饲料消耗、粪便状况和死亡率。及时淘汰发育不良的鸡和不能采食饮水的鸡,收集死鸡并将其焚烧或运走。如怀疑鸡群发病,应立即告知兽医技术服务人员,把病鸡送化验室检查。

2、地面管理所需器具:

(1)雏鸡饮水盘:5—10日龄时,每100只雏鸡需容量为4升的饮水盘一个。

(2)饮水器:一只直径为33厘米米的圆形饮水器可供100只鸡饮用。若为乳头式饮水器,可按每4—6只一个配给。

(3)雏鸡料盘,每60只鸡配备一个;底面积为0.23—0.25平方米、沿高4厘米的剪制料盘可供100只雏鸡吃料。

(4)喂料器(每100只鸡):3—10周龄:2.5—3.5米长的料槽或直径为40厘米的圆形料桶2个;11—20周龄:4.5米长的料槽或直径为40厘米的料桶3个;产蛋期:6米长的料槽或直径为40厘米的料桶4个。

(5)产蛋箱:单个产蛋箱,宽30厘米、长32厘米、高45厘米;每4只母鸡一个群体产蛋箱,每20—25只母鸡需面积1平方米。

(6)亮度调节器:用以调节光照强度,光照强度不宜忽强忽弱。

(7)隔网:将鸡舍分隔成每个区约100平方米。

3、保持器具清洁:

(1)自动饮水器:经常保持饮水清洁,夏天需每天清洗。在头几天尽可能保持在最高水位,当雏鸡适应饮水器后可降低水位,以防溢水。随时调整饮水器的高度,始终保持与雏鸡背部等高。

(2)产蛋箱:必须及时清除湿垫料,特别要注意饮水器周围。必须保持“垫料型”产蛋箱的清洁,并常换垫料,使用“斜面式”产蛋箱时,须保持蛋盘和集蛋带的清洁。

5)、绿壳蛋鸡养殖前景技术之降低绿壳蛋鸡的饲养成本

一、合理配合饲料

要做到既不缺少某种营养元素,也不给多余的营养份额,如果鸡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高而能量低,则蛋白质作为能源消耗而造成浪费,因此要按鸡的各营养成份需求量配合好饲料,配合比例力求精确。

二、合理设计盛料器皿

1、料槽的构造要科学,最好选择平槽底的料槽,底板与侧板要成直角,三角形槽因两侧坡度小,鸡吃料时容易把料钩到槽外面去。如果是平养,料槽上还应拉金属丝或加木梁,防止鸡踏进料槽造成饲料污染或鸡将饲料扒到外面去。

2、要做到高度适合。料槽或料桶的上沿的高度要和鸡背等高,使鸡既能吃到饲料又不会因挑食而将饲料弄到外面去。

三、合理选择饲料形状和添料方法

现实农村一般喂自配料,但粉碎不要过红,使鸡不能挑食为原则,过细适口性差,易飞散,浪费饲料,喂颗粒饲料应使鸡一次吃净,如果每次都有剩料,久而久之,就会使鸡养成挑食的习惯。因此,应注意每次添料时不能超过料槽容量的1/3。

四、合理的饲养管理

绿壳蛋鸡生产性能高,饲料利用率高,同时节省了饲料。及时给鸡断喙和淘汰没有饲养价值的病、残鸡,可以节省饲料和增加饲料的回报率。要保持舍内适宜温度,冬季要保温,以免鸡体温的下降,也可节约饲料。减少笼养鸡的活动范围,可节省10%的饲料。

五、合理保管饲料

饲料库和鸡舍应防鼠,鼠类会吃掉大量饲料,也地使疾病传播。饲料应避光保存,日光直射可使饲料中的脂肪氧化,而过氧化物又能破坏维生素A和E,尤其是核黄素往往被日光破坏。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