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牛球虫病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6-05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352

牛球虫病,临床表现为病牛排带血稀便,往往呈地方性流行,造成牛犊死亡。

病原:常见的有两种艾美耳球虫,一种是邱氏艾美耳球虫,卵近于圆形,长15~22微米,宽13~18微米;另一种是史氏艾美耳球虫,卵呈卵圆或椭圆形,长23~34微米,宽19~28微米。

症状:本病一般发生于4~9月份,特别是多雨潮湿季节,两岁以下牛易感,发病严重,死亡率高,半岁以下犊牛受害较少,成年牛也可患病。

潜伏期约为2~3周,病初精神沉郁,体温正常或略高,粪便稀薄带血。后病情加剧,体温升高到40~41℃,排出混有粘液的恶臭血粪。后来大便失禁,努责急剧,瘦弱,贫血,严重者2~3天后死亡,病程一般为10~15天。

剖检病变主要在大肠,尤其是直肠,粘膜充血,肿胀,并有多处出血点及溃疡。

治疗:磺胺二甲基咪啶或磺胺甲基咪啶,第一天按每公斤体重口服0.1克,每日二次,以后将剂量减半,连服1~2周;磺胺脒,每公斤体重0.1克,每日二次灌服,连用三天效果也不错。

对体温升高者,用磺胺咪啶钠注射液静注,每公斤体重0.05克;肌注0.07克,12小时后用药减半。连用2天后转为内服药物。对体弱者要配合强心,补液,Vc、VB1针静注或肌注都可以。

预防:牛舍要保持清洁,干燥、通风,定期消毒,消毒药物可用石灰、草木灰直接撒在圈内,既可防潮又可杀菌。饲料要防止被牛粪便污染。哺乳母牛乳头要经常用高锰酸钾等消毒药物擦洗,防止牛犊吃奶时吃进虫卵而被感染。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