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高母猪利用强度,增加年产胎次。提高母猪年产窝数的可调因素只有早期断奶和断奶后早期发情,现在通常采用28~35天断奶,可使母猪年产2.2~2.3窝。国外采用14~21天断奶,年产窝数可达2.5~2.7窝。
保证母猪断奶后一周内发情,是提高年产窝数的又一因素。一要控制体重,母猪分娩前和断奶后的体重落差控制在10~15公斤以内,断奶后就会尽快发情;二要缩短哺乳期,实行早期断奶,提高一次情期受胎率,缩短发情间隔;三断奶后可将母猪赶到公猪栏内以刺激发情,必要时可选用促性腺激素催情,延长光照时间也是加快发情、增加排卵的有效措施。
2.提高母猪产仔率,增加活仔头数,一要控制初配年龄。在正常饲养条件下,母猪初配年龄和体重为:引进品种8~10月龄,体重80~90公斤;地方品种6~8月龄,体重60~70公斤。二要提高猪的受精率,前提是公猪的精液品质要好,选择优良公猪采精后进行镜检,精子活力在0.7以上可给发情母猪进行人工受精,能提高受胎率,增加产仔头数。三要减少胚胎死亡,针对三个死亡高峰(受精第9~13天镜子附植初期、妊娠第三周、第60~70天)合理地供给全价营养,不喂发霉变质、冰冻及有毒饲料,减少环境应激影响和胚胎死亡,争取多产活仔。
3.控制妊娠期营养水平,加强妊娠期管理。一是对妊娠期母猪应该确立前低后高的营养水平,即削减妊娠期的饲料供给量,使妊娠增重控制在30~40公斤。二是妊娠母猪应适当活动增强体质,防止拥挤,减少应激刺激,预防死胎和流产,做好防暑防寒工作,减少胚胎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