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夏季鸡痘的预防要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6-02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159

一、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鸡、火鸡和鸽自然感染的潜伏期约为4~10天,多表现皮肤型或白喉型,或两者同时发生的混合型。

皮肤型表现为身体的各个部位如冠、肉髯、喙角、眶周、两翅内侧皮肤、胸腹部和泄殖腔皮肤可见结节,有的为散在性小结节,有的为小结节融合成大块结节,结节起初表现湿润,后变为干燥,外观呈圆形或不规则型,颜色为浅黄褐色到深褐色不等。结节干燥前切开可见切面出血、湿润。结节结痂后易脱落,出现瘢痕。但温和型仅在冠和肉髯上出现局灶性小结节。

白喉型表现在口腔、食道或气管粘膜表面形成微隆起、白色不透明结节,以后迅速增大并常融合而成黄色、奶酪样坏死的伪白喉或白喉样膜,将其剥去可见出血糜烂。炎症蔓延可引起眶下窦肿胀和食管发炎。

若为混合型,皮肤和粘膜均被侵害,病情较为严重,病死率也较高。

病鸡表现的一般症状常见增重受阻、精神萎顿、食欲减退、衰弱,蛋鸡发病时表现暂时性产蛋下降。病程一般为3~4周,混合感染时则病程较长。

二、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特征性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尚需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和血清学试验。

三、防治

1、加强饲养管理搞好鸡舍内外的清洁卫生工作,减少环境不良因素的应激,防止发生外伤。发生鸡痘时,要严格隔离病鸡,剥除的鸡痘结痂不能随便乱丢,可用纸包好后再淋上煤油集中烧毁,对鸡舍、用具要用2%的烧碱水进行消毒。

2、免疫接种目前用于本病的疫苗主要有鸡痘病毒鹌鹑化弱毒疫苗和鸽痘病毒疫苗,它们是用鸡胚或细胞培养制备的,以细胞培养制备的弱毒苗效果较好。

接种方法主要是翼翅刺种法和毛囊法两种,翼翅刺种法是用钢笔尖或注射针蘸取疫苗在翅膀内侧无血管处刺种;毛囊法是拔去腿部外侧羽毛,用消毒毛笔或小刷蘸取1:10稀释的疫苗涂擦在毛囊上。

首免在10~20日龄左右,二免在开产前进行。在禽痘高发的地区和季节,可重复免疫接种。接种后7~10天观察禽群有无“出痘”现象棗局部出现红肿、结痂或毛囊肿胀的反应,以确定免疫效果。一般于接种后10~14天将产生免疫力。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