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水产 » 正文

应对持续干旱天气养殖池塘的管理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6-02  来源:江西省渔业局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147

开春以来,我国长江中下游持续干旱达上百天,江、河水位持续走低,鄱阳湖周边的大小养殖场地,引水困难,养殖池塘缺少、少水十分严重。持续干旱高温天气,导致养殖池塘水质变化快,鱼病易发生,往往造成养殖单位或个人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为了应对持续干旱天气,养殖池塘应需注意以下管理技术要点:

一、适时调控水质

天气持续高温干旱,养殖池水变化极快,及时进行水质调控,以确保池塘养殖环境的稳定。如有水源,一般7—10天加水或换水一次,保持池塘水位在1.5米—2米。如无水源可加,可在池塘周围蓄水水位较高的池塘进行内部调节,以缓解少水或缺水池塘之急。在持续干旱天气时期,按25—30克/米3的剂量的生石灰,每隔10—15天全池泼洒一次。根据池塘水质变化的情况,还可适时施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微生制剂,以改善池塘水体的微生物生态环境。

二、坚持早晚巡塘

由于天气持续干旱高温,昼夜温差变化大,鱼类排泄物增加,底层水易缺氧,底质环境极容易恶化,因此坚持早(一般在东方 放亮之前)晚(天色变暗之后)巡塘,及时掌握池塘内鱼类的活动情况,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三、正确投喂饲料

天气持续干旱,气温持续偏高,鱼类摄食量逐渐增大,鱼体新陈代谢日益旺盛,池塘管理要特别注意,正确投喂饲料,按照“定质、定量、定时、定位”的原则,做到精喂细养,“少量多餐”,少投或不投青料,以防止泛池或疫病暴发。严重缺水或水质已严重恶化的池塘,应严格控制投饵量,甚至暂停投饵,待池塘水质改良过后,再作相应投饵。

四、及时开启增氧机

天气持续干旱,池塘底层水极易缺氧,一般要求晴天中午开启增氧机3—4小时,以促进池塘上下水层交换,尤其是无风闷热天气或天气变化前,勤开增氧机,防止夜间与凌晨增氧防止浮头,以最大限度增加池塘水体溶氧量。

五、适当捕捞上市

天气持续干旱高温,鱼类也正是迅速生长的时期,为了减轻池塘载鱼负荷,应需对池塘养殖密度及时调整,适时将达到上市规格的鱼捕捞上市,降低池塘养殖风险。拉网时,可在食台附近设置抬网捕鱼;也可将池塘鱼赶置池塘上风头,在池塘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处拉网捕捞,防止底质泛起而造成池塘水质恶化。

六、高度重视池塘鱼病防治

天气持续干旱高温,因池塘严重缺少或少水,池塘水质容易老化、恶化,导致细菌滋生,产生寄生虫,也及易发生暴发性鱼病。一般预防措施包括用生石灰,或二氧化氯全池泼洒,进引水体消毒;池塘还可采用微生态制剂,改善水质。一旦池塘发生鱼病,要及时针对病情,采取相应的“内服外消”方式,进行鱼病治疗。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