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鸭“花肝病”是一种以病北番鸭的肝脏出现花斑样病灶为特征的新型番鸭传染病,该病具有发病快、病程短、传播迅速、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等特点。由于该病在我国出现之初,学术界对其缺乏认识,故多根据其特征病变命名为“花肝病”或“白点病”。
1 流行病学
该病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在我国出现,胡奇林等人报道1997年福建首先发生本病。吕殿红等、刘思伽等人报道1999年夏季广东省多个地区的番鸭场有本病的发生。据报道,近年来在广西、河南等省区亦有本病发生。本病最早可见于7天龄的雏番鸭,最晚曾见于51天龄的番鸭,通常最多见于10~25天龄的番鸭群。本病的发病率最高达100%,死亡率通常在30%以上,感染严重的番鸭群有的出现全群死亡。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是在冬、春季节较少见,似乎与潮热天气有一定相关性。
2 症状和病变
急性死亡病例往往看不到明显症状,病程稍长的可见病番鸭精神倦怠,羽毛蓬松、直立、无光泽,全身乏力,脚软,呼吸急促。濒死番鸭全身震颤,卧地不起,最后衰竭死亡。病程一般在2天左右,耐过番鸭有部分成为僵鸭,失去饲养价值。剖检病死番鸭可见肝脏出现白色花斑样病灶,病灶大小不一致,由针尖大到米粒大不等,边缘不整齐,无光泽;脾脏肿大,呈黑紫色斑驳样;胰腺苍白,表面有白色细小斑点,形状较规则呈圆形,有的斑点似呈空泡样;多数病死番鸭肾脏充血、肿大;有的病死番鸭肠道后半段肠壁变薄,内有泡沫样内容物。组织学检查可见大、小脑瘀血,神经细胞变性,有胶质细胞增生和血管套形成;肝、肾、脾、胰均有灶状坏死,肝、肾有淋巴细胞利浆细胞浸润;肺瘀血、渗出,单核细胞浸润;小肠绒毛肿胀、坏死、脱落,呈重度卡他性炎症和坏死。
3 病原研究
多位学者从病死番鸭体内分离到鸭疫里默氏杆菌、大肠杆菌和致病病毒,但动物感染试验,单纯分离毒能够复制出和现场发病番鸭一致的病变,并能从复制的病例中重新回收到病毒,所以现在较为一致的看法是本病是由致病病毒单纯感染所致,鸭疫里默氏杆菌、大肠杆菌应为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对分离毒理化特性和分类学地位的研究,黄安国等、吴宝成等、胡齐林等、刘思伽等研究均证实为呼肠孤病毒,分离病毒为50~70nm的圆形病毒颗粒,无囊膜,不凝集鸡、鸭的红细胞,能够在鸡胚、番鸭成纤维细胞上增殖并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核酸类型为RNA,与禽呼肠孤病毒有血清学交叉反应。分离毒人工感染对鸡、麻鸭不能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而分离病毒人工感染鹅的试验结果有差异,吴宝成等认为可以感染鹅,但刘思伽等研究认为分离毒对鹅无致病性。
4 防制
本病发生之初,不同学者在不同发病番鸭群曾分别用小鹅瘟高免血清、番鸭细小病毒病高免蛋黄液、鸭肝炎高免蛋黄液以及多种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均无明显疗效。刘思伽等采用组织灭活苗给12群发病鸭群做紧急免疫,收到一定效果,可以缩短本病在鸭群中的蔓延时间。随后该课题组用广东分离毒株研制了番鸭花肝病火活疫苗,3天龄时接种,12天龄攻毒,保护率在95%以上。张锍金等采用番鸭“花肝病”高免蛋黄液预防本病,效果较理想,但刘出现症状的番鸭群保护效果不理想。程由铨等通过对分离毒采取鸡胚成纤维细胞适应诱变弱化获得弱毒疫苗,据报道其保护率达95%以上。目前灭活疫苗、弱毒疫苗和高免蛋黄液在生产中均有一定程度上的试用,效果不尽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