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低血糖症是在2003年初被发现,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主要侵害10日龄左右的肉仔鸡,42日龄的商品代肉鸡也可发生本病,呈现尖峰式死亡,后定名为肉鸡低血糖,临床以头部震荡,运动失调,昏迷等为特征。
临床症状:鸡冠发绀或青紫色,拉米汤样稀便,采食量和饮水量急剧下降,接着出现死亡,死亡高峰集中在发病后的2--5天内,此后死亡率明显降低,病鸡表现头颈震颤,尖叫,昏迷,软弱无力,头颈伏地等症状。
病理变化:法氏囊肿大,出血,后期可见萎缩。腺胃肌胃交界处发黑或坏死,偶有溃疡或出血,邻近乳头有时可见明显出血。肠道有弥漫性出血,外观可见酱红色,肾脏可见萎缩。
防治要点:采取减少应激及加强糖原分解等辅助手段,采用限制光照和夜间间断给光,补充葡萄糖及多种电解质维生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