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猪丹毒,猪肺疫,仔猪副伤寒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5-14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505

一、丹毒的主要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本病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常以皮肤出现紫红色疹块为特征,又称“打火印”。多发于夏季,春秋次之,冬季较少,呈地方性流行。

一主要症状

一般症状与猪瘟相似,不同的是最急性型不显任何临床症状而突然死亡。急性型的体温升到42℃以上,流眼泪,但眼仍较明亮,发病2~3天后, 在胸腹、背腰、肩胛、大腿等处皮肤上出现隆起的大小方圆不等的红色疹块,指压退色,红斑由鲜红变为暗红,甚至紫色。转为慢性时,出现皮肤坏死,关节肿大,活动困难,以致死亡。

二 防治措施

1、青霉素混悬剂。按猪体重1公斤4000~6000单位,每日2 次肌肉注射。

2、磺胺噻唑。每公斤体重0.05克(第1次用量加1倍),日服3次;或20%磺胺噻唑溶液15~30毫升,每隔6~8小时肌肉注射1次。

3、预防。可在春秋季节皮下注射猪丹毒氢氧化铝甲醛菌苗。 20公斤以上断奶猪一律注射5毫升,注射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6个月。

二、猪肺疫的主要临床症状与防治措施。本病又叫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常发于夏秋季节,多为散发性,死亡率高。

一主要症状

流行性猪肺疫,多发生在5~9月温暖天气,体温为高热41~42度,呼吸困难,口鼻粘膜发绀,咽喉部红肿热痛,常在一天内死亡。散发性猪肺疫,一年四季都有发生,高烧、咳嗽、流鼻涕、呼吸急促困难、行走摇晃、咽喉部轻微红肿或没有红肿,如不及时治疗,几天或十几天死亡。

二防治措施

用猪肺疫氢氧化铝甲醛菌苗,大小猪一律皮下注射5毫升。 治疗方法同猪丹毒病。必要时可用链霉素,每百公斤体重的猪肌肉注射1~2克,每隔8~12小时注射1次。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