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规模化养猪以采用综合配套饲养管理等先进技术为前提,在节约土地、提高养殖密度、减少人力上收到了明显的生产效果与经济效益,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但实践证明,1头母猪的有效利用年限却凸显缩短的现象,使许多养猪场无形中受到了成本加大和资源浪费的影响,导致饲养效益降低,还往往被养殖场所忽视。对此,我们根据多家养猪场的实际情况,结合多种形式的调查与试验,总结分析得出,狭小的饲养空间,已影响到种母猪的潜能利用与发挥。
种母猪限位饲养的弊端
调查发现,规模养猪场大多对种母猪采取单栏限位、全封闭饲养、人工补给相应的必需营养。但从母猪生产中观察到,因违背了猪的群居性和杂食性特性,母猪在缩小乃至失去活动空间后,只能站起来吃、卧下去睡。长期处在封闭的猪舍内,缺乏阳光照射,直接影响对钙、磷的吸收,以导致骨质疏松、蹄裂、骨软病等症状的发生。同时还会影响阳光杀灭机体表面有害菌以及虫卵,增加防病治病的难度。加之青饲料供应缺失,光靠人工添加维生素,不仅不能满足机体需要,而且影响生殖机能,致使发情异常、受胎率低、流产率高、产子难等现象发生。还可能影响胃肠蠕动,致使消化吸收利用率低。结果必然导致种母猪有效使用年限缩短,无形增加了养猪的成本。
从现实情况看,规模养猪场的母猪使用年限大多在4年左右,有的3年出头,有的不足两年就被淘汰了。母猪年淘汰率达30%~35%,还有的达40%,严重超过了25%的正常范围。由此可知其潜在的损失有多大,若按购买1头母猪1800元使用6年算,不含后期饲养费,仅引种费年均就要300元,约为2头育肥猪的纯利。依次推算,5年为360元,4年为450元,3年为600元,两年为900元,1胎后淘汰的成本可想而知,无论养猪场规模多大,母猪淘汰越快,成本自然上窜。
从繁殖性能看,猪的性成熟、精液量、精子数、妊娠期、乳头数较其他家畜有明显优势,正常情况6月龄~8月龄配种,妊娠114天即可分娩,1头母猪年均产2.2窝,每窝产10头左右,有效使用期一般为6年。以窝产10头(公母各半)的母性进行繁殖计,1头母猪年内产春子和秋子各一窝,其中春子中的母猪当年又能投入繁殖,可见,三世同堂达70头。若1头母猪50%母性后代任其繁殖,有效使用期内可达10多万头。因而,过早过多过快,特别是无记录评定或者记录不详的盲目性淘汰,无疑是养猪生产由微利变无利,甚至大亏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