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毒性关节炎的流行病学
鸡病毒性关节炎(又称病毒性腱鞘炎)是由禽呼肠孤病毒引起鸡的一种传染病。以关节炎、腱鞘炎、腓肠肌腱断裂为特征。
病原学 禽呼肠孤病毒属呼肠孤病毒科禽呼肠孤病毒属,有11个血清型,有的有致病性。本病毒对热稳定,对乙醚不敏感,对氯仿轻度敏感,对2%来苏儿、3 %甲醛溶液有抵抗力,70%乙醇和 O.5%有机碘可灭活病毒。
流行病学
病鸡和带毒禽(病毒在鸡体内持续生存至少289天,并长期通过肠道排出)是重要传染源。病毒存在于病鸡和带毒禽的消化道和呼吸道中。病毒经消化道或呼吸道侵入机体,并在消化道、呼吸道复制,经血液向各组织器官扩散。病鸡在鸡群中既能经水平传染,又能经蛋垂直传播。鸡与鸡之间的直接或间接接触均可发生水平传播,排毒途径主要经消化道,病毒通过粪便污染饲料、饮水,或污染孵化用的种蛋而传播。在生殖器官中有病毒存在,可经蛋垂直传播。
本病仅见于鸡,主要发生于肉鸡和肉蛋兼用鸡。各日龄的鸡均可发生本病,但临床上多见4~16周龄的鸡,尤其是4~6周龄期间。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季为多发,一般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
临床症状
人工感染的潜伏期在1~11天之间,自然接触感染的潜伏期约为2周。
临床特征为趾曲肌腱和跖伸肌腱肿胀,在跗关节上部进行触诊或拔去羽毛观察均能发现。跗关节或肘关节腔中常有少量草黄色或带血色的渗出液。病鸡跛行,步样蹒跚。转为慢性时,腱鞘硬化和粘连,关节不能活动。
病理变化
在跗关节、趾关节、跖屈肌腱及趾伸肌腱常可见到明显的病变。在病的急性期,可见关节囊及腱鞘水肿、充血或点状出血,关节腔内含有少量淡黄色或带血色的渗出物。慢性病例的关节腔内渗出物较少,关节硬固,不能将跗关节伸直到正常状态,关节软骨糜烂,滑膜出血,肌腱断裂、出血、坏死,腱和腱鞘粘连等。有时还可见到心外膜、肝、脾和心肌上有细小的坏死灶。
诊断
5.1 根据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5.2 实验室诊断
病原检查:病原分离与培养(5~7日龄鸡胚接种;细胞培养,病毒能在原代鸡胚细胞、肾、肝、肺、巨噬细胞、绿猴肾、兔肾等多种细胞上生长,尤以2~6周龄原代鸡肾细胞或肝细胞培养物最合适,感染细胞可观察到包涵体;动物试验,由于病毒普遍存在于禽体内,因此需用分离到的病毒给1日龄或2周龄易感雏鸡做足垫内接种试验以证明分离物具有致病力)。
血清学检查:最常用的有琼脂扩散试验、ELISA方法。
病料采集:以无菌棉拭子由胫跗关节或胫股关节收集滑液,或将有水肿的滑膜用营养肉汤或细胞培养液制成10%悬液,也可取脾脏制备悬液,把处理好的病料放-20℃保存备用。
防治 饲养采用全进全出法。环境消毒可用0.5%的有机碘。杜绝经蛋传播,不从疫区购进种雏苗、种蛋,同时加强饲养管理,尤其是幼鸡的饲养管理。疫病常发地区可采用疫苗(活苗或灭活苗)免疫接种,因活疫苗会干扰马立克病疫苗的免疫,应制订正确的免疫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