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一套完整的肉用鸡免疫程序对鸡病的预防有很重要的作用。
综合防治措施要建立严格的防疫制度种鸡场严格的防疫制度是控制疫病的保障,有效地隔离场外病毒的入侵,人员、物品、车辆要严格消毒。
育雏舍处理如果所用的育雏舍是旧鸡舍,应在进雏前7天搞好消毒和升温,一般在消毒前对栋舍地面、铁器等进行火焰消毒,消毒方法包括2%火碱水冲洗,干燥后密封门窗,用甲醛熏蒸,以每立方米空间用40毫升~60毫升甲醛将其倒入火炉上的铁锅内,高温蒸发至干时为止,或以2毫升甲醛加入1克高锰酸钾的比例熏蒸消毒。
预防性投药雏鸡进场后1日龄~3日龄,在饮水中加入抗生素,如硫酸粘杆菌素、粘杆菌肽锌、硫酸庆大霉素、硫酸卡那霉素、氨卞青霉素等,每只鸡1万单位~1.5万单位,每日2次。或用喹诺酮类药物如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氧氟沙星等,每5升~7.5升水中加入1克。上述推荐药品在一个鸡场内不可长期使用同一个产品,要不定期更换。
疫病防治鸡新城疫(ND)的预防首次免疫:免疫日龄在雏鸡7日龄时进行。
疫苗选择:鸡新城疫V4克隆株弱毒疫苗(ND-V4-C)。
免疫剂量:每只鸡1羽份。
免疫方法:一般点眼为首选,其次为饮水免疫。免疫用饮水中加入0.3%脱脂奶粉,免疫前停止饮水1小时~2小时,饮水器具禁用消毒药液刷洗。
二次免疫:根据抗体监测结果决定二免时间。首次免疫以后每间隔1周进行1次抗体监测,随机抽取血样,每次不少于50只,大型鸡场不少于1%,方法按GB16550中的规定执行。HI抗体效价平均值低于4log2时进行2次免疫。没有抗体监测条件的可向县级以上兽医站实验诊断室申请监测,若不做监测,2次免疫可在21日龄进行,方法按首次免疫执行。
补充免疫:依据抗体监测结果决定补充免疫时间,自2次免疫以后,每完成1次免疫,间隔2周~3周进行1次ND-HI抗体测定,每次随机抽取血样不少于0.5%的鸡,测定方法按GB16550中的规定执行。HI抗体效价平均值低于7log2时补充免疫,补充免疫所用疫苗,可选用ND-油佐剂灭活苗,每只0.5毫升鸡皮下注射。
加强免疫:8周龄用弱毒疫苗喷雾或饮水加强免疫1次,15周龄再用弱毒疫苗喷雾或饮水加油佐剂灭活疫苗皮下注射。以后在产蛋期每隔6周~8周进行1次活苗喷雾或饮水,在第42周龄~45周龄进行1次ND+IBD油苗注射,主要是种蛋内高IBD抗体的需要。
鸡流感该病的防治工作必须由有关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按当地畜牧主管部门制定的防治方案进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购入鸡流感疫苗进行免疫。当前应按照如下程序进行:
首次免疫:疫苗选择:选用由国家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允许使用的疫苗。免疫日龄:一般选在4周龄。免疫方法:肌肉注射。
重复免疫:疫苗选择:油佐剂灭活疫苗皮下注射。免疫日龄:第12周龄。免疫方法:肌肉注射。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免疫日龄:首次免疫1日龄。二次免疫26日龄,三次免疫55日龄,四次免疫105日龄,五次免疫140日龄。
疫苗选择:IB-H120+(肾型株)、IB-H52(肾型株)、IB-油佐剂灭活苗。
免疫剂量与方法:首次免疫与二次免疫选用IB-H120+(肾型株)疫苗,剂量为每只鸡1羽份~1.5羽份。三次免疫选用IB-H52(肾型株)疫苗,剂量为每只鸡1羽份~1.5羽份,免疫方法与前两次免疫相同。第
四、五次免疫所用疫苗、剂量与免疫方法与第三次免疫相同,同时皮下注射IB-油佐灭活疫苗,每只鸡0.5毫升。
鸡痘免疫日龄:首次免疫16日龄~18日龄,二次免疫130日龄~150日龄。
疫苗选择:鸡痘鹌鹑化弱毒疫苗。免疫剂量与方法:每次每只鸡1羽份,翅根肌肉刺种。
鸡产蛋下降综合征(EDS-76)免疫日龄:120日龄~140日龄。
疫苗选择:EDS-76油佐剂灭活疫苗。
免疫剂量与方法:每只鸡皮下注射0.5毫升。
鸡毒支原体病(MG)免疫日龄:首次免疫40日龄,二次免疫125日龄。
疫苗选择:MG-油佐剂灭活疫苗。
免疫剂量与方法:每只鸡皮下注射0.5毫升。
药物控制:发病鸡群可选用硫氰酸红霉素、泰乐菌素等药物治疗,使用方法可按产品说明书进行。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LT)免疫日龄:首次免疫40日龄,二次免疫90日龄。
疫苗选择:LT弱毒疫苗。
免疫剂量与方法:每只鸡1羽份~1.5羽份饮水免疫,也可做点眼免疫(注:非疫区可不做免疫)。
鸡传染性脑脊髓炎(AE)(非疫区可不做免疫)免疫日龄:10日龄。疫苗选择:AE-油佐剂灭活疫苗。免疫剂量与方法:每只鸡皮下注射1羽份。
鸡球虫病综合防治:要认真落实综合防治措施,保持舍内干燥通风和良好的卫生环境,禁止不同日龄鸡同舍饲养。
预防与治疗一般在4日龄时用球虫疫苗0.5羽份进行免疫,如果发病,抗球虫药均在日粮中投给,严格掌握饲料中药物含量,同时要注意搅拌均匀。禁止使用国家禁用的抗球虫药。
疫情处理鸡场发生新城疫、鸡流感或其他重大动物疫情时,立即报告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依法采取扑灭措施,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