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病(又名鳟鱼腹水病)是由弹状病毒引起的一种虹鳟鱼传染病。以出血性败血症为特征。本病流行于欧洲及北美,日本也有检出的报道,致死率高,是鱼类口岸检疫的第一类检疫对象。OIE将其列为需要向OIE申报的疫病。
1 病原学
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病病毒为弹状病毒科粒外弹状病毒属成员。病毒对乙醚、氯仿、酸、碱敏感,对热不稳定,在-20℃可保存数年。病毒感染细胞及其细胞病变只在pH 7.6~7.8的范围内才能发生。在6~8℃病毒均可增殖,14℃最适宜。
2 流行病学
传染源为病鱼、带毒鱼及污染的水。通过病鱼或带毒鱼的排泄物、卵子、精液等排出病毒,在水体中扩散传播。病毒经鱼鳃侵入鱼体而感染。
感染动物为虹鳟等各种鲑鳟鱼及少数非鲑科鱼。不同年龄和品种均可感染,尤以1月鱼易感,鱼苗和亲鱼则较少发病。
该病主要流行于欧洲,以冬末春初和水温6~12℃为流行季节,水温上升到15℃以上,呈散发或不发生。
3 临床症状
自然条件下本病潜伏期为7~25天。
因症状缓急及表现差异,分急性型、慢性型和神经型三种类型。
急性型:见于流行初期,表现体色发黑,眼球突出,眼和眼眶四周以及口腔上腭充血,鳃苍白或呈花斑状充血,肌肉和内脏有明显出血点,肝、肾水肿、变性和坏死。发病快,死亡率高。
慢性型:病程长,见于流行中期。除体黑、眼突出外,腮肿胀、苍白贫血,很少出血。肌肉和内脏可见出血。
神经型:多见于流行末期。表现运动异常,或静止不动,或沉入水底,或旋转运动,或狂游甚至跳出水面。剖检一般无肉眼病变。发病率及死亡率低。
4 诊断
4.1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4.2 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诊断方法有:荧光抗体试验、抗血清中和试验或病毒分离培养。
5 防治
采用聚乙烯氮戊环酮碘剂(PVP)拌饲投喂,可降低死亡率,用量为每公斤鱼每天用1.64~1.91克有效碘量,连喂15天。严格执行检疫制度,要求水源、引入饲养的鱼卵和鱼体不带病毒;一经发现患病,必须销毁所有受感染及疑似受感染的氲对养鱼设施进行彻底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