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滴虫病的治疗药物有哪些?
病鸡头部皮肤黑色,盲肠出血、坏死性炎症 ,肠内容物凝固、切面呈层状,中心为凝 血块;肝脏色黄,见中心凹陷,周围隆起, 呈黄绿色的碟状坏死灶 。
治疗
由于异刺线虫卵携带组织滴虫,定期给鸡群驱除异刺线虫有一定预防作用。鸡舍地面用3%氢氧化钠溶液消毒。如发生本病,应对病禽隔离治疗。常用药物有:
呋喃唑酮:按400ppm比例混入饲料内,连服7~10天。
卡巴肿:按150~200ppm比例混入饲料内可起预防作用。
甲硝唑(灭滴灵)按250ppm比例混入饲料,连喂5天,停3天,再喂5天,可作治疗。
息海泼丁:在饲料中添加量为0.05%-0.1%,连喂14天。
二甲硝咪唑:在饲料中添加量为0.075%,连喂5-7天。
苯胺硫脲:按鸡每千克体重0.7-1.0克投药。
酚噻嗪:按0.01%-0.02%浓度加入饲料或饮水中。
在治疗中适当使用广谱抗菌素,如土霉素等,可防止继发感染。补充维生素K,可阻止盲肠出血,增加维生素A有利于促进盲肠与肝脏损伤的恢复。 对病鸡可用下列药物和方法治疗:
呋喃唑酮。用0.04%呋喃酮含量混料,连喂7天。
甲硝唑(灭滴灵)。用0.05%甲硝唑含量混料,连喂7天。
驱虫净和丙硫咪唑。在治疗中,可同时考虑用这两种药物中的一种来驱除特异刺虫。
预防
预防本病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⑴加强饲养管理和卫生消毒。幼鸡和成鸡必须分开饲养,鸡舍要保持清洁、卫生、干燥,鸡粪要及时清理并集中堆积生物热消毒,鸡舍内地面用3%苛性钠溶液消毒,杜绝用蚯蚓喂鸡。
⑵定期驱虫。因为鸡组织滴虫病是通过异刺线虫卵传播,所以定期驱虫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选用驱虫净,剂量为每公斤体重40~50毫克或用丙硫苯咪唑,每公斤体重5~10毫克,拌料一次服用,驱虫效果良好。
⑶发现病鸡要及时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