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等病毒病发生原因及防控措施
禽流感等病毒病发生原因:
1、饲养管理不当、温度不均衡、舍内氨气味过大、灰尘过大都极易造成鸡群抵抗力下降。
2、候鸟迁徙带毒、区域传播而导致鸡群感染。
3、病毒变异、强毒流行,仍使用原有的疫苗不能对流行株或变异株进行有效防控、感染压力大。
4、种鸡携带淋巴白血病、传贫、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马立克病毒等免疫抑制性疾病导致新城疫免疫失败。
5、雏鸡免疫系统不健全、无活苗免疫刺激不能产生免疫记忆功能导致流感灭活疫苗的免疫水平较低,一般来说免疫H9灭活苗的肉鸡30天左右HI水平平均在3-4,42天左右HI水平平均在4-5,且分布在0-8之间,离散度较大,当鸡只的HI价低于4时几乎无保护。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做了疫苗两周以后的鸡群,既便HI价很低甚至为0,仍比不免疫的鸡群抗病能力和保护力要高。
6、新万病之源-霉菌毒素在家禽的危害越来越大,不但使家禽死淘率升高而且造成免疫失败,导致混合感染、生产性能受到极大的损失。
防控措施:
1、疫苗免疫:
(1)新城疫活苗在1-3d、20d左右各用一次,为防止免疫应激,建议配合信必妥使用。
(2)新流二联灭活苗于10日龄左右免疫,尽量的减少鸡群应激,可在饮水中添加纳维新一代抗应激。
2、保持机体皮肤和粘膜系统的完整:
鸡体的黏膜是鸡身上的天然屏障,是抵抗病毒和病菌的盾牌,如果黏膜受到破坏,盾牌变成筛子,天堑变通途,流感等病原体就会长出直入。要控制好万病之源-支原体的感染,可在疫苗免疫后使用炎迪纳米乳、普新来防止呼吸道病的发生,保护呼吸道粘膜;保护好消化道黏膜,可使用普力健,它能防治病菌、清除霉菌毒素。控制鸡群不发病毒病,必须控制不发慢性呼吸道病和肠炎,这两种疾病一旦发生病毒会长驱直入。
3、加强饲养管理:做好鸡舍保温和通风。
4、加强消毒:减少病原体的数量,降低感染几率。目前对病毒杀灭力较强的消毒药是碘制剂,优秀的碘制剂无腐蚀性,能做环境消毒,也能做饮水消毒;信得威典是养禽场首选消毒药。
5、减少应激: 冬天气温低,鸡很容易受到冷的应激,在保持通好风的前提下还要保好温,提高鸡舍内的温度,扩群、转群时应在饮水中加纳维新一代,换料时应逐渐过渡。
6、药物预防:
按程序用药,不乱用药,许多药物能使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受到抑制。